淮师新闻网1月5日电(记者刘焕杰郁春霖 万好)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八,小寒,凌晨五点的淮安,此时雨雾交织。然而,淮安这座城市的街角随处可见一群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只为城市带去美丽的“马路天使”。情暖腊八,来自淮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的19名青年志愿者,将30份精心熬煮的腊八粥热气腾腾地送到有轨电车保安叔叔和环卫阿姨的手中,分享腊八温情,感受淮师温暖。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淮安吗?
“你们大学生见过凌晨四点多的淮安吗?我平时四点多就要开始清扫街道了,然后工作两三个小时,吃个饭再工作到11点,全年无休,不过看着越来越好的淮安,我们心里也高兴呐”,吴阿姨脸冻得通红,但仍然开心地说。
作为对天地时节最为直接且细腻的感知者,环卫工作者们全年无休,夏战酷暑,冬抗严寒,是最真实生活的本源。“东风吹雨小寒生”,志愿者出门时,天刚蒙蒙亮。经过一夜雨水和寒风的冲洗肆虐,地面上一片狼藉。环卫阿姨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有条不紊地清理着。
辛苦一年,喝碗腊八粥吧!
“阿姨,您辛苦了!喝碗腊八粥吧!”6点,经管青年志愿者们到达淮海街道,将一份份充满爱意与祝福的“爱心腊八粥”送到环卫阿姨的手中。“过了腊八就是年”,经管的青年志愿者们还为她们献上了寓意“红红火火”的红围巾,使其提前感受年味。
7点多,经管的青年志愿者们又走上街头,为有轨电车执勤的保安叔叔们送上温情满满的腊八粥。有轨电车经过学校正门口,每天的上学放学便成了安全隐患最大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虽然他们每日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但还是第一次与他们近距离接触,青年志愿者们突然的到来也让他们非常兴奋,不停地对志愿者们说着谢谢。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举国欢呼。浓情腊八,品粥识节”志愿服务活动的温暖来袭,是经管学院大学生一次感知传统文化、品味腊八温暖的“青年志愿集结号”。以“青年责任”为料、“公益志愿”为调味,用“传统薪火”精心熬煮腊八粥,温情冬日。今后,淮阴师范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将结合社会实际,持续关注社会动态,只愿用“爱”与“公益”打造的那片“志愿服务”的世界能春暖花开。
(作者:刘焕杰 郁春霖 万好 审核:鲍恩波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黄勉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