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堂速写 >> 正文
姜卫玲老师的课堂:回溯新闻事业发展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3月23日 12:11   点击数:

时间:3月16日

天气:阴

地点:19号楼-201

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老师:姜卫玲

新学期的画卷已展开一段,我们与熟悉的老师,不熟悉的课本相遇。

我的新闻事业发展史的课程在十九号楼开展,和同学走在路上,想到这学期依旧是姜老师带课,心里的紧张感就缓和不少。春天似乎要来到,草丛中的花骨朵冒出来,在略凉的风中摇摆晃动。万物显得惬意自然,就像走向教室的同学们一般。

进入教室,姜老师简单地问了好,与同学聊聊最近的周边新闻,便开始了本堂课的教学。老师讲课不仅仅局限于PPT的重点,她会结合时政,分析某些事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在一些细小的方面也不会疏忽遗漏。

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中国报业发展仍在继续,老师带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譬如,古代报纸分为封建官报和非官方报纸,非官方报纸即是所谓的民报。封建官报为朝廷所办的正统报纸,非卖品,主要刊登皇帝起居、朝廷动态、大臣任免等内容;小报(非法)和京报(合法)是非官方报纸的组成部分。其中小报发布官方/半官方消息,多是官方不允许传播的,京报大部分转载官报。

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表现阶段为外国传教士与近代中文报刊的诞生、外文报刊的出现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报业的崛起。其中列举了1815年办起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一份由外国传教士编写的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为办刊宗旨;1833年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则是以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杂文等各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其中宗教所占比例不再居于首位,此报刊的发行也将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后来英文报刊纷纷出版不再赘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也发展起来,报纸内容逐渐丰富,言辞更加准确。但外报在华的拓展和垄断也是不容小觑的,广州、上海等地报纸行业迅速发展,宁波、福州、汉口各地相继出现报业……在那个时代,报纸的发展如黄河之水,顺势而下。

总体格局即是如此,其中的“小”人物行为也值得我们思考,姜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视频,使我们便于理解。譬如使《申报》日益壮大的史量才先生,他使整个申报的管理程序严谨细腻,不出差错,又提出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报业改革,可以说他奠定了后来报业的大势。

视频与书本结合,我看见了历史,同时也觉得自己走进了历史。于此,课堂丰满许多,内心充实许多。

(作者:淮通社网络新闻社 沈晓月 审核:郑玉婷)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郑玉婷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郑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