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排名
第一,物电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6月,由原物理系和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优化整合而成。现有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7个本科专业。另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2”中韩国际课程实验班,两年在国内学习,两年在韩国建国大学学习,毕业时发放中韩双重文凭,包括双学士学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800余人。物理学专业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现为学校重点建设(培育)学科,理论物理被遴选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物理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理论物理系列课程团队被授予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着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师资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子、电气、仪器仪表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教育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第二,图书馆。
图书馆坚持"有系统地收藏教学参考文献、有重点地收藏学术研究文献、有选择地收藏课外阅读文献、慎重收藏具有潜在价值文献、积极收藏本土文化抢救性文献"的馆藏原则,确定"周恩来研究、运河及漕运文化研究、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为特色馆藏方向"、 “古代方志、民国时期(研究)资料、大型图书馆藏珍稀文献复制本等方面的文献为重点馆藏方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馆藏品种与类型不断丰富,现有馆藏纸本文献180多万册。其中,线装古籍5万余册/件,多部入选国家、省级珍贵古籍名录;购买的中外文数据库20个、电子文献200多万种、光盘及音像资料2万余盘/盒。重视馆藏数字化建设,先后自建《周恩来研究文献资料专题数据库》、《淮安市文史资料数据库》《教学参考系统平台》等特色数据库。积极参与JALIS《江苏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系统平台》、《纸质文献跨区域通借通还文献传递服务站点》等项目建设。
第三,文学院。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培育英才”是文学院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抓考研,练技能,创特色,争一流”是文学院的学生工作思路。“翔宇戏剧社”、“起兮文学社”、“涟漪诗社”、“文欣文学社”、“大学生语文基础教学研究会”、“采菊诗社”、“读者协会”、“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公会”等一批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社团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院开展的新生才艺大赛、相声小品大赛、课本剧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精品文化活动,成为校园中万众瞩目的亮点。文学院毕业生人文素质深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目前,文学院毕业生已成为江苏教育战线上,特别是苏北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文学院还向全国高教、科研、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第四,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现有全日制英语(师范)、英语(非师范)、日语、法语等四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具有高级职称28人,另有外聘教师9人,外籍教师8人。他们承担全院专业外语和全校的公共外语的教学。学院现有在籍全日制普高学生班级41个,学生1368名,其中英语(师范)学生617名,英语(非师范)学生301名,日语学生 315名,法语学生136名。
2008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129篇),出版专(编)著5部,教材5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和校级科研项目111项。1人获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奖,3人次获省级社科立项,14人获校、院级教学标兵称号,18人在学校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二、三等奖及优秀奖,4人次获市级以上论文优秀奖励,先后有86人次受到院级以上表彰,分别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继2008年成功举办第八届日中友好中国大学生日语毕业论文大赛后,2010年,学院又承办了全国第十届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大赛及首届论文指导研讨会,并获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剩下的其他学院都差不多,不再一一复述,就这样吧。
(作者:杨晨彬 审核:二级学院排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