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人文 >> 翔宇茶座 >> 正文
翔宇茶座第三期:中国传统五行色彩观的美学解读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5月22日 14:54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5月22日电(记者胡强 翟明帅)色彩对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独特的“五行色彩观”,成为民族审美文化基因中重要的美学因子。“五行色彩观”为何与美学相关?为何与中华民族血脉中升华出的审美情结相通?带着这样的困惑与好奇,5月20日下午,我们走进了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咖啡厅,聆听美术学院顾卫国老师的翔宇茶座:《中国传统“五行色彩观”的构建》,相信在这里能得到答案。

图为翔宇茶座第三期。记者白留伟

图为翔宇茶座第三期。记者 白留伟

顾卫国首先以童年的“端午记忆”为引,借端午习俗中的五彩“绒”发挥,沿着“红、黄、蓝、白、黑”一路讲开去。讲到动情之处,顾卫国取出自己珍藏了二十多年的“传家宝”——百岁外婆用五彩丝线亲手缝制的虎头鞋、绣花靴,引得现场听众纷纷拍手称赞,中华传统的“五行色彩观”在民间艺术中的传承得到印证。

顾卫国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五行色彩的功能在中国历史上被发挥到了极致,将五行色彩与空间、时间和人文对应,产生了“五行色彩观”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形成了大一统的色彩审美意识,其严格程度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五行色彩观”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审美习惯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中华先民长期的心理积淀与历史遗传。为了把这一深奥的问题讲得更加直观明了,顾卫国自己绘制了一组“五行·五色环”,并以北京故宫社稷坛的五色土祭坛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五行”与“五色”的渊源,以及“五行”与“五色”相生相克产生间色的原理。“五行”结合生百物,“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完全契合“五行”的理论。

顾卫国还为听众比较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他认为这两种色彩观几千年来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深奥繁复,意蕴深厚,大有学问。它铸造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文化特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与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自汉代形成的五行色彩体系,它与中国古人的色彩审美意识和阴阳五行息息相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奠定了我国古代的色彩美学思想基础。

顾卫国把人们对五行和五彩的认知带入了更深层的追问:为什么五行和五色会与人的审美认知产生共鸣?为什么五行和五彩能够上升为文化和哲学的高度去影响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

顾卫国从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发开来,问大家:“我们有几根手指?”“为什么我们对‘五’这个数字情有独钟?”那是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五”同人的生长节律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且符合我们的先民对“东西南北中”的地缘政治和文化的认知体验。顾卫国又从人的生理结构出发为大家讲解了“黄金分割比例”和“三分法则”在审美中的重要意义。“人的身高、四肢、五官等的生长构造都暗合了黄金分割比例,因此,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审美法则的事物才更容易与人自身的节律产生共振,共振才能共鸣,然后才能有审美体验。

顾卫国联系现实生活,从淮师全民装修季的文化心态及色彩定位来阐释中国传统“五行色彩观”在家居领域的运用,涉及到的家居装潢中的色彩选配和五行布局等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他向现场听众建议现代家装设计应该把色彩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要把视觉审美与室内设计高度统一。

茶座的尾声,由顾卫国领衔的美术学院家装设计师团队和书画家创作团队为听众们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设计师团队现场解答听众的家装百问,书画家团队现场为听众们创作30余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味高雅,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作品,用来美化的现场听众的家居环境和办公环境。

(作者:胡强 翟明帅 审核:顾卫国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