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7日电(记者戴海波)2013年是学校“作风建设年”,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传媒学院注重以“务实”、“扎实”和“厚实”为关键词,从管理干部工作作风、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激发师生员工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热情,为学院可持续发展聚能量、创特色。
抓管理干部作风建设,突出“务实”
3月29日下午三点,在B3-103的微格教室,传媒学院正在举行“微课”试讲,6名参赛老师都将“一一过堂”,“接受审阅”。刚刚试讲结束的王琰老师说:“真的有点紧张,书记和院长太认真了,大到讲课思路和内容,小到眼神和动作,他们都提出了许多意见”。为了提高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接到“微课”比赛通知后,学院领导经常深入参赛教师的课堂,为他们出谋划策。自开学初,传媒学院就提出管理干部工作作风要体现务实,要“沉下去”和“接地气”。比如,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根据办学实际,积极主动联系行业和企业,深化与其合作。学院每位管理干部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不少于6节,每年年底结合自己分管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提倡领导干部亲自撰写计划、总结以及各种申报、汇报材料。
抓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突出“扎实”
3月22日,传媒学院邀请了淮安市工商局广告处处长徐建峰、淮安市长江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响、淮安市亮点广告装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延春和淮安市玛雅广告装潢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军四位业界专家,到传媒学院“共商院是”。这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教师挂职锻炼。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新媒体传播(艺术设计)专业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传媒学院通过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通过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博、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广告公司、电视台挂职,做到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无缝对接。迄今,学院已经选派了6位教师到电视台、广告公司、动漫公司等挂职锻炼。开学初,学院要求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的学历、职称、科研的现状及发展的潜质,从学历进修、职称申报、教改课题申报等方面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发展目标设计,实行自我加压,依靠内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抓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厚实”
每年一度的“传媒文化活动周”已经成为传媒学院的品牌。传媒学院为举办好这样的活动,从领导牵头、前期策划、活动安排、后期宣传等方面都非常重视,因为在传媒学院师生中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专业办学显示度的表现,这些活动的举办对弘扬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师生彼此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极好机会,为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高校与社会行业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为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升业务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每年,学院都会选派部分优秀学生赴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在2012年的暑期实训期间,学生的新闻稿件达170余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厚实人文底蕴,传媒学院还实施了“五三三”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四年大学期间,必须阅读50本专业必读书、观看30部经典影视作品、自学30门大学视频公开课。
(作者:戴海波 审核:王德勋)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