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生科院 >> 正文
缅怀周总理,学习恩来精神
来源: 时间:2017年03月05日 21:17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3月5日电(记者杜诗宇 柴志瑾)姚协丰,2004年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现任职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他总是提醒自己勤勉刻苦,孜孜不倦,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恩来精神是他一直以来的信仰。严于律己,开拓创新,他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种种表彰和赞誉中,亦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极致。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用他的经历,向我们诉说着兴趣和努力的重要性。

于艮,2001年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现任淮安市青浦中学教师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恩来精神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她一直坚持“在每一件小事上发挥到极致,以小我的努力坚持,为国家的昌盛繁荣献出一份力量”,因为周总理也是如此。

有人说,所谓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走走停停,停留在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里。她从未因为嘉奖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她将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她不变的人生信条。

作为教师,她始终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从师之道,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如果说辛劳是一种财富,那她就是最富有的人。

杨猛,2002年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现任职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在他眼中,梦想是人生的导航灯,正是因为这盏灯,即使是前路艰险也能全力以赴,不负韶光。曾经,他慢慢求索,做学术坚定的读书人。面对物欲横流的诱惑,他不为所动。大学四年,实验室,教室,图书馆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如今,他默默无闻,甘做脚踏实地的筑梦人。面对学生和事业,他倾其所有。

他将周恩来精神延续至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帮助了学生,成就了自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他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积极进取,会使他的一举一动都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李静,2005年周恩来奖学金获奖者,现任淮安市青浦中学高三教师

“坚持学习,孜孜不倦”是她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她曾是学习上的强者,周恩来奖学金的鼓励使得她将恩来精神落实到点滴,她起早贪黑,不骄不躁,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如今的她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始终行走在学周的路上。

她说得对,我们可能不会像周总理一样完美,但是总理的人格魅力却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作者: 杜诗宇 柴志瑾 审核:陈进)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唐力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