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7月27日电(记者 郑玉婷)7月15日至7月26日,生科院郑玉婷带领数科院赵敏、经管学院刘焕杰、传媒学院魏明月三位同学,参加了由江苏省团省委、江苏省旅游局和中国青年报社江苏记者站主办,江苏高校传媒联盟承办的“大学生抗战遗址和抗战老兵寻访活动”。分两队对泰州和淮安地区进行寻访。
江苏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陈文娟指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的痛苦与创伤,青年大学生们要深入了解抗战历史,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凝聚共识,锐意进取,共圆中国梦。
曲江之上 运筹帷幄
红色记忆的寻访活动从寻访抗战遗址开始。郑玉婷与赵敏、魏明月先赴泰州地区,对海陵区、姜堰区、高港区、泰兴市、兴化市进行寻访。他们先后寻访了“泰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曲江楼”、“泰兴市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纪念馆”、“姜堰区革命烈士陵园”5个抗战遗址;拜访了陈大鸿、张裕宏、黄长道、黄德勋、芦庆生、袁广宽、潘倚学、杨正明、杨满山9为抗战老兵,他们的年龄在88岁到10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2岁。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泰州地区在其中也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那个年代也曾涌现出一大批的革命英雄烈士,留下极具历史文化的抗战遗址。正如黄桥战役纪念馆的谢蓉谢馆长所说:“黄桥战役纪念馆是一个革命性的纪念馆,它是非常严肃的。”是的,黄桥战役作为泰州地区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有的只是浴血奋战,拼尽全力!
浴血丰碑毫不退缩
7月20日,郑玉婷又与刘焕杰以及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姚兰同学一起对淮阴区王营镇、洪泽县进行寻访。他们先后寻访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车桥战役烈士陵园”、“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陈列馆”四个抗战遗址;拜访了孙德彪、孙加言、许谓礼、祝文明、崔步高、孙开科、赵千里7位抗战老兵。
抗日战争时期,淮安作为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块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是华中抗战的一个重要敌后战场。在党的领导下,淮安军民对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役、战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胡庄战斗、刘老庄战斗、车桥战役和高杨战役,这些战役、战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树立了气壮山河的不朽丰碑,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今天的淮安,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淮安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为期十天的寻访,他们通过实践寻访、调研,了解了那段历史,了解了国情,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独立思考,在抗战纪念活动中发出当代大学生的声音。一个地区,一场战役,一段历史,寻访小组沿着历史的齿轮,奔波在泰州、淮安各个市区、乡镇,只为了解最真实的抗战历史,触及藏在灵魂深处的感动!
图为数科院赵敏、常州大学常朝阳与陈大鸿及其夫人。记者郑玉婷摄
图为赵敏采访泰兴市91岁高龄的黄长道老人。记者郑玉婷摄
图为赵敏采访兴化市86岁高龄的潘倚学老人。记者郑玉婷摄
图为志愿者在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纪念馆合影。记者郑玉婷摄
图为寻访前在南京市规划局留言墙上的留言。记者郑玉婷摄
(作者:郑玉婷 审核:陈进)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