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5月14日电(记者王诗雨)5月12日,传媒学院2019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作品展暨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于崇文楼隆重举行。本次答辩活动特邀淮安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张海波先生、淮安电视台电视制作中心主任薛峰先生、淮安新江南影视传媒公司董事长张蔚先生、盛唐影业制片人暨导演安俊毅先生、江苏佳禾新绿文化传媒总经理时杰先生五位老师作为答辩专家。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党委学工部部长陆林召,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处、科技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沈东华、院长史晖,以及传媒学院影视艺术系的所有老师出席答辩会。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有低年级同学集体观摩学习。
图为传媒学院举行毕业作品展暨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记者刘凌玲摄
在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前,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施军讲话时说传媒专业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总是不断地涌现出有新鲜的人、新鲜的事,希望同学们可以发挥创造力和无限的潜能,勇敢地尝试、突破,为传播服务,为传媒服务,在未来拥有更好的发展。史晖致辞,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本次毕业作品展暨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的基本情况。
开幕式后,崇文楼大厅的展览与阶梯会场的答辩正式开始。走过鲜艳的红毯,传媒学子精心设计的参展作品映入眼帘,为各位嘉宾和低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大家走过红毯,欣赏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海报,并在签名墙前留下姓名。
答辩现场也是精彩纷呈,一段由2019届广编专业每部作品的部分内容精剪而成的暖场视频,收获了台下热烈的掌声。本届毕设作品选题丰富多样,涉及微电影创作、动画短片创作、摄影创作等多个类型,答辩分为影片展示、PPT答辩、答辩教师点评提问环节以及毕业生阐述回答四个环节。同学们的作品既展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体现了艺术与商业、个性与创新的紧密结合。
本次参加答辩的作品有由陈文华老师指导,潘梦婕剧组的影片《脱敏》,作品富有创意,以隐喻的手法展开故事叙述,片中还展现出科技元素;陈文华、宋锦轩、陈丽明、周浒、汪弘扬老师联合指导,周为剧组的系列短片《医心者》,从人格角度出发,探寻灵魂深处,引发观众深思;赵新老师指导,卫昌华剧组《记着》,从不同角度,展现作为媒体人的素养;周笑老师指导,王钰榕剧组《再见天明》,通过细节体现真实的人性,直击内心,感人泪下;于涵老师指导,王鹏飞剧组《后来》,选取爱情题材,剧情生动,节奏感强烈;单永军老师指导,郭姝妤剧组《少年15末》,讲述在婚变家庭中,叛逆少年的心理成长历程,用细腻的手法刻画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
答辩会上,同学们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成果获得了答辩组老师的一致认同。答辩组的专家和老师对六部作品逐一做了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张海波表扬了同学们锐意探索、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也提出了在作品中增加现实题材的建议,并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创作中逐渐确定自己的风格,他希望这次答辩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创作阶段的开始。
近年来,传媒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毕业设计展暨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最直观的展示,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带来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作品。
图为答辩会现场。记者刘凌玲 摄
图为学生现场答辩环节。记者刘凌玲 摄
图为老师现场点评。记者刘凌玲 摄
(作者:王诗雨 审核:史晖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