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11月11日电(记者朱其锋)11月11日下午,2018年中国(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高校体育学院院长论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论坛由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淮安市体育总会、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联合主办。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赵宜江,江苏体育产业研究院院长潘时华应邀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湖北五省25个沿淮城市的32所高校体育学院院长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于永恒主持。
图为论坛现场。记者袁野摄
赵宜江致欢迎词。他表示,淮安作为淮河生态带核心城市,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编制单位,长期以来关注淮河流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值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高校体育学院院长论坛举办之际,淮阴师范学院将组建科研团队、打造高端智库,服务于体育产业的发展。
潘时华从五个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领域、前景与规划做了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解读。他表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产业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发改委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后,体育产业应借助政策红利、大力完善产业形态,搭建体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框架。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资源丰富,具备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潜力,高等院校应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综合功能,积极介入地方体育产业发展,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
淮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代表五省区域性高校做了主旨发言,畅谈高校如何助力体育产业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做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深刻阐释体育院系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高校体育院系要进一步发挥体育专业人才集聚的高地优势、科研平台优势、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体育文化引领优势、创新发展优势,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开发体育产业课程,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临沂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院校代表做了充分的交流发言。
本次论坛是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升级的背景下举办的一次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引领性的发展盛会。论坛围绕高校资源服务地方体育产业发展,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内高校联动机制,促进沿淮高校校际深度合作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搭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体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和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校体育学院体育产业联盟”的倡议,加强区域合作和联动,充分发挥联盟的信息共享、资源互助、项目引领等作用,积极对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朱其锋 审核:于永恒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董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