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9月25日电(记者管婷婷 王优优 肖慧云)9月22日,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淮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共52所高校的百余位文学院院长和专业负责人齐聚淮师,共同探讨在新时代下高师中文教育新发展。
图为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联席会议。 记者 顾甜甜 摄
本次会议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联盟理事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承办。旨在推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交流人才培养模式,为各校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搭建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淮阴师范学院校长焦富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文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会议。
图为焦富民在开幕式上致辞。 记者赵远震摄
会议设置了五个主题,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立德树人功能、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特色、师范院校的大类招生和大类(分类)培养、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和师范院校中教师教育学院与其他专业院系的工作关系。会议包括主题发言、教材推介、分组讨论等环节。
开幕式上,焦富民简要介绍淮阴师范学院60年来的办学历程与取得的成就,并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点介绍了淮师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取得的主要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认为高等教育要以本为本、立德树人,面对师范生认证工作,大家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通过联盟合作培养人才等可行性途径的探讨形成共识,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主任迟宝东在发言中指出,新时代下,整个教育事业正处在新的起点,要转时态、转心态、转体态。同时他提出了新时代、新思想和新标准如何体现在中文学术科研中的问题,着力推进高校之间的互相合作,强调在数字化时代致力于发展教材建设。另外,迟宝东还就在线开放课程、传统文化传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共同推进师范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主题发言共九位专家,他们就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新举措一一做了精彩发言。大家精心准备、深思熟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点,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第一环节发言的五位专家提出了对师范教育的总体思考,各有侧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以《“以本为本”与双一流建设》为题,强调人才培养是关键。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玉秋以《高师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改革刍议》为题,针对学生发展的基本问题,将学生人文素养与基本能力结合起来,具体介绍课程设计改革方法,解决大学课程与语文教学脱节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以师范生培养要注意的问题为中心,为人才培养观念建立起精准的课程体系改革组建的机制及毕业生质量监控机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孙士聪结合中文教育重审工具性与人文性,简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文学教育的挑战,分析当代文学教育形式,强调文学重在培养与提高大学文科生的文学素养与基本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从文史哲大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出发,介绍团队构建与工作流程,以熔铸大类培养的通识性与学术性为理念,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第二环节发言的四位专家重点分享了他们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提出构建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提升中文专业培养品质,以系统思维构建育人体系,依托学科基础,提升育人效果,创新载体,体现新时代精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徐敏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与高校文科“全人格”人才培养,重点介绍文学批评“三阶式”翻转课堂构建,数字化学习与数据驱动的教学干预及效果。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王建军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自有教材的建设作为重点,分析自有教材的定位、特色与运作问题,强调学科的培养目标在发生改变,当下或未来教材建设为重中之重。
分组讨论共四组,围绕在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与形势下,大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著名学者、古文献专家赵生群教授认为各师范高校应在统一的发展目标下,高度重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课堂设置、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方面打造特色发展之路。著名学者、《史记》研究专家张新科教授就中文专业分类、专业选拔、专业学习给出了极富针对性启发性的建议。岳凯华等人从文科师范教育发展出发,提出并探讨了高校文科边缘化的问题,建议将学术性和技能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在提及师范生作文教学的问题时,刘尊举提议提高高质量小说散文阅读量,以兴趣引导创作。赵丽结合师范生培养现状,指出要加强学生沟通能力与书法技能,强化基础教育语文的人文性。大家还就卓越师范生培养目标、学分评估要素、毕业论文、实习基地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许芳红主持闭幕式。各分组汇报人各有侧重,各具风格,高度概括了本组会议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全面展现了大会分组讨论的丰富成果。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司马周认为,此次会议明确了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思路,拓展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领域;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虎维尧就教学过程的精细化、专业特色的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阐释,既有对困惑的解答,也有经验的分享;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赵松元针对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偏低、汉字文化的忽视、写作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赵金钟围绕教师敬业精神与能力培养、语文教育和立德树人等时代性话题作了汇报。高等教育联盟理事长过常宝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师范院校应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提高师范性,积极面对并解决时下的困难与挑战,保持师范的圣洁性与伟大性。他幽默不乏风度、质朴不失深度的讲话充分阐释了本次会议的意义与价值。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副主任于晓宁作闭幕致辞,他强调了各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之间的联盟与协作,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意义。于晓宁宣布了宁夏师范学院为下一届年会的主办方。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虎维尧介绍了学校概况和当地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成功举办下一届学术年会的信心与期待。
大会还特别安排了专业教材推荐,引起了代表们的兴趣,获得了他们的一致认可。淮师学生明星社团采菊诗社、燃灯戏剧社为与会代表表演了各自经典节目,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立德树人落实的新要求、采取的新措施和展现的新作为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会议充分反映了当前全国高等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加强了中文系师范教育与新时代的对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的新表达,深化了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相互关系的认识,必将极大促进高师中文教育事业高水平健康发展。
图为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教授致辞。记者顾甜甜摄
图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发言。记者顾甜甜摄
图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发言。 记者顾甜甜摄
(作者:管婷婷 王优优 肖慧云 编辑:王新鑫 审核:许芳红)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管婷婷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