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知困坛5 | 赖秀兰:政法殿堂寻真知,模拟仲裁辟蹊径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7年05月23日 09:13   点击数:

图为赖秀兰老师。

初见赖秀兰老师,就被老师的“精英气质”镇住了。只见赖老师身着一套职业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扎着马尾显得精神干练。起初我有些紧张,聊了几句渐渐放松下来,我发现赖老师是个随和温柔的人,和她谈话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谈起课堂改革具体内容,赖老师话语的层层递进,条理清晰,好像有一张逻辑网展开在我面前一样。我了解到,老师最初改革想法是源于学生理论性强但实务性偏弱的现状,由此赖老师决意把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让理论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赖老师紧接着简述了她课堂改革的特色——“三结合”,即在围绕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坚持研究性教学与学生毕业论文相衔接,实践性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相结合,专业性教学与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并补充大量应用知识和案例。

比如,组织模拟劳动仲裁。赖老师学期初将研讨题目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并自愿组成团队,每学期共组织五次左右的课堂讨论或辩论(每人参与项目不得少于两项)。模拟劳动仲裁的成绩至少占总成绩的20%,随着参与项目次数的增加,占总成绩的权重也随之上升,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赖老师在选取课题时亦注重其现实意义和典型性,如“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的利弊”等。“如今经济处于新常态,诸多行业的企业运营维艰,劳动者权益保障压力也随之加大,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在课堂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今后就业。把书读活了,这是我们老师希望看到的。”赖老师如是说。

经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喜人。赖秀兰老师指导的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老龄人口劳动权益保障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如期结项;指导的劳动法方向学生毕业论文先后获得2014、2015年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团队及2016年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研究性论文。与此同时,教学改革亦促进了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从2013年立项以来,法学专业历年国家司法考试、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取人数逐年提高,考取率由2013年21.1%上升到目前43%,并且司法考试分数达到40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数量也逐年提升,高端就业成效显著。

赖秀兰老师将学生能力提升作为教学事业的追求,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强调实践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停滞于专业知识的简单机械传播。为了鼓励同学的信心,她不顾年龄大、事务多,亲身上阵,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以427的高分一举通过,位居当年淮安市司考前三甲,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赖老师表示,这次能取得优秀成绩离不开课堂上学生的配合与参与,更离不开团队成员江雪松和金伟两位老师的精诚合作、协同努力,今后将继续努力,把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其他法学核心课程的教学之中,将改革效果不断放大。

(作者:王蕾 审核:许芳红)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董旭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董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