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知困坛3 | 赵利琴:因为热爱,所以专注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7年05月08日 16:11   点击数:

编者按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耕耘教坛,不尽求索。为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优秀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淮阴师范学院开展了“知困坛: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观摩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教师前来观课,更是招来了很多慕名的学生“粉丝”。高质量的课堂是教学相长的第一步,而观摩、研课则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2016年淮师新闻网推出“知困坛”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知困坛”将高校课堂传播给更多读者,并邀请读者零距离参与大学里这些“先生”们的优秀示范课。近期“知困坛”将继续推出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的内容是《赵利琴:互动模式下的“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

——赵利琴:互动模式下的“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我曾经从东北奔波到西北,去各地山上采摘药材。我不会迷失在森林与山路里,因为路过的每一颗树我都能记得。”在淮师,有这么一位老师,她与花草为友,为树木倾心。她正用那满怀的热爱滋润着她遇见的每一株植物,也在用她独特的方式向莘莘学子诠释着万千植物的美好与魅力。

利惠温和,琴韵佳音

赵利琴是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自2009年来从事《植物生物学》的教学工作,数年来不断研究植物学教学方式,追求改革创新。谈及此次教改,她简明扼要地讲述:“《植物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课程中具有强直观性的专业基础课,但此前实际的教学存在些许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并实行高效改革。”赵老师所需做的便是跳出传统模式的束缚,探索研究“互动模式”下的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互动,智慧指引

经过赵老师的探索,“互动模式下的‘植物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改项目正式实施于课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种子植物课程期间,她安排同学们自学教材,结合生活中的观察实践与理论,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所学植物识别特征。课堂上,同学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示预习成果,赵老师则做好总结归纳章节知识点工作。以往的单方讲学演变为互动教学,她很好地诠释引路人的角色,带领同学探索植物学新奥妙。

巧建平台,拓展学习

为拓展课外教学,明智的她将网络转变成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平台,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赵老师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城市,而不同地域生长着不同种类植物,同学们分享植物图文、搜集资料、互相讨论,老师及时解答指引,同学们以此来了解更多有关该类植物的特征及经济价值,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植物生物学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互动模式下的课改的重要意义。

因为怀抱着不渝的热爱,赵老师希望她对植物的感知能够完美地传递给学生。“我最理想的状态是想将自己所学教给学生,学生们也积极地接纳下我所教的内容,在课外乐于拓展探索。”互动教学模式意义在于实现师生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自主与被动的互动。赵老师殷切地希望经此改革,学生们能提高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强化创新能力,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生命短暂脆弱,却依旧顽强生长,绽放着生命的美丽。希望学习植物生物学,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能感知到蓬勃生长着的植物所富含的生命力。体会到草木的坚强,感悟到人生快乐。”赵利琴老师正用她独特的方式在带领学生学习植物学,也正用她从一花一木中习得的生命道理在探索人生意义,表现最好的自己。

(作者:刘悦 审核:许芳红)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董旭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董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