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是淮阴师范学院“课堂教学质量年”。在这一年里,淮阴师范学院将有效落实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优良教风、学风,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分、回归梦想。为配合“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开展,彰显淮阴师范学院课堂教学之美,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继续联合开展“淮师听课记”活动。2017年,“淮师听课记”将再次与您相约淮师课堂。
本次活动扔按“四季”展开,每季主题分别是,第一季:志道,第二季:据德,第三季:依仁,第四季:游艺。重在通过学生的视角去领略教师“道济天下、德润万物、大爱无疆、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艺术和人生风采,感悟做人成才的人生之道。今天推出的是第一季“志道”的第一篇听课记。
扬州三月不如你,丹心碧血埋笑意
授课教师:杨丹丹
所授课程:数学分析
听课学生:数科1502班 许书培
“远在异乡,孤身飘渺,只这一句‘如果所有土地都连在一起’,就爱上那片热土了。”杨丹丹老师合上《数学分析》,《南山南》的旋律渐渐飘然入耳。刚刚被极限完虐的我脑回路总算正常运作,暂且不去想海涅定理,而是听杨老师讲她那段南山南的故事。
难得舍弃手机的课间,大家与杨老师目光相交,敞开心扉,聆听另一个灵魂的共鸣,在这浮华世间,是多么难得。
初见杨丹丹老师时,只觉得幸运。与隔壁班半百的老教授相比,她年轻而美丽,笑着很清澈,不施粉黛,不佩璎琅,讲课也甚是优雅。她将方寸讲台泰勒展开,将万千世界纳入极限。习惯性地认为年轻老师教得大概不会很好,却带着满满的好感听她讲课,最让人头疼的《数学分析》也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我对数学一直又爱又恨,爱它瑰丽变换,又不喜它繁琐跳脱,有着拿奖学金的野心,却一再退让不愿意悉心钻研。
去年一直在美国求学的杨老师,今年一入职便任教我们班的数学分析,她的压力可想而知。她翻阅的备课笔记总是那么厚,题目的选讲总是细致又耐心;上黑板练习的同学遇到瓶颈,她不厌其烦地尽心提点。而同样面对压力的我们,由一开始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理论,到渐渐掌握要领,对题目的解答也游刃有余起来。
可是最触动我的,不是那******的数字,不是那活跃的曲线,而是那些契合灵魂的故事。
那是上午最末的一节课,大家很是疲倦,课堂气氛异常沉闷。面对杨老师的提问,大家都略有懈怠,不那么积极主动。板书了一整块黑板的杨老师大概是无奈的,却没有生气,而是在课间,合上书,放了一曲《南山南》。
“前不久不是《中国好声音》嘛,大家应该很多同学都看过了吧。”靠着讲台,杨老师托着手机,浅浅地笑着,眉眼满是静好。“大家似乎都爱听张磊的版本,但我个人更喜欢原版,”前奏结束,那是马頔的声音。“我去年在美国,远在异乡,孤身飘渺,只这一句‘如果所有土地都连在一起’,就爱上那片热土了。”她依旧托着手机,走到学生之间。全班寂静,只有马頔浑厚又清澈的声音在冥唱。“我那时候还挺想家,如果所有土地都连在一起,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家里。其实我有时候也容易懈怠,想着自己一个人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时时刻刻逼着自己呢。每当这时,我一停下脚步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都这么不容易了,再不坚持一下,也对不起自己啊。”我看着杨老师的侧脸,始终挂着笑。似乎她所经历的都是惬意,没有一丝慌乱与不安。《南山南》的曲调一直回响,而刚刚那么颓废的我,将所有的理论搅在一起的我,毫无思路又拒绝思考的我,一时间,也开始反思,如果连倦怠都不能战胜,我又要如何,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
一首歌,一个人,一个小小的故事,好过了任何一个自我松懈的课间。我们再不努力的话,怎么对得起杨老师的努力呢?
“如果所有土地都连在一起,走上一生只为拥抱你。”再次听到这首歌,我脑海突然串起一句小诗:扬州三月不如你,丹心碧血埋笑意,恰好写给我的丹丹老师。
(作者:许书培 审核:阎大伟)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董旭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