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落户淮阴师范学院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09:02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12月28日电(记者董旭冉 徐晓虎)12月27日下午,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长惠建林、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清、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叶绪江共同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揭牌。

图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记者柏华

图为揭牌仪式。记者柏华

淮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唐道伦,淮阴师范学院校长朱林生,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文天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赵永乐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研究员,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戚湧,淮安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副会长、淮安鸿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军仁出席会议。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主持会议。

惠建林、唐道伦、朱汉清、朱林生为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叶绪江、赵永乐、沈荣华、吕军仁四位专家以及戚湧、徐宏峰、史修松、季秀平四位研究中心主任颁发聘书。

唐道伦在讲话中指出,人才发展研究应与时俱进,加强对人才发展趋势、人才集聚环境、人才工作条件、人才发展生态的研究;人才发展工作应精准发力,找准当前人才工作的着力点,要从大处、细处、实处着手,弄清楚人才在哪里,人才怎么来,人才怎么留;人才发展机制应灵活高效,创新引进、培养、流动机制,扎实做好“引、育、用、留”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他希望能以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为契机,广拓渠道、广纳贤才,让研究院成为加强人才研究和指导人才工作的新阵地、新大脑,为淮安未来发展加油助力。

朱林生致辞时说,研究院的发展要突破地域限制,既要立足淮安,更要走出淮安。通过“走出去”,学会“回头看”,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引领全市人才研究工作。研究院一定要突出淮安特色,既要做到“顶天”,即政策研究工作要有理论高度;又要“立地”,即通过决策咨询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沈荣华、研究中心主任代表史修松、参加“高校与企业人才智力交流”活动的代表褚效中也分别发言。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淮阴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张宇汇报了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筹备相关情况。

各县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部部长、人才办负责人,各科技镇长团团长;驻淮各高校的分管领导及人事处负责人,参加“高校与企业人才智力交流活动”的高校教师和企业代表;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管委会组成人员、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协办单位中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负责人参加成立仪式。

揭牌仪式后,惠建林考察了淮阴师范学院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同时还举行了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人才发展学术报告会,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人才工作主体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深入交流,并对淮安市、县区人才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据悉,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由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理工大学等共同组建,隶属于淮阴师范学院,业务受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指导。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设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人才发展竞争力研究、产业人才发展研究、人才创新创业研究四大中心。

图为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记者柏华

图为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聘任仪式。记者柏华

图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记者柏华

图为沈荣华讲话。记者柏华

图为唐道伦讲话。记者柏华

图为惠建林考察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记者柏华

图为淮安市人才发展高峰论坛。记者柏华

图为人才发展学术报告会。记者柏华

(作者:董旭冉 徐晓虎 审核:张同刚)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