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知困坛1|何杰:“一课多师” 精彩纷呈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6年04月07日 14:52   点击数:

编者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耕耘教坛,不尽求索。为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优秀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淮阴师范学院开展了“知困坛: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观摩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教师前来观课,更是招来了很多慕名的学生“粉丝”。高质量的课堂是教学相长的第一步,而观摩、研课则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淮师新闻网特推出“知困坛”系列报道,将高校课堂传播给更多读者,并邀请读者零距离参与大学里这些“先生”们的优秀示范课。

——《学校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侧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思考如何做好学生至老师的转换,以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迈向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步。而在教育科学学院何杰教授主讲的《学校管理学》课堂上,我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和触动。

“一课多师”,实现师生的合作共享

众所周知,普遍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一人站到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而何杰老师针对《学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邀请中小学管理者走上大学课堂,实施“一课多师”多人授课模式,改变一名教师教学到底的情况,形成多位教师共同研讨、共同教学、共同推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状态。针对传统的重视考试成绩、缺乏过程性评价的课程学业方式,何杰老师对学业评价进行改革,实行期末测试与平时课堂参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学业评价客观、方式灵活、趣味性强,充分增强了我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一课多师”,实现教学的相互滋养

课堂上,何杰老师通过引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教育理念。教学中,何杰老师邀请了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吴玉国等中小学校长围绕“学校管理中的教学管理”、“学校管理中的教师管理”等主题与同学们进行对话。校长们用其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深厚的学养对我们解疑答惑,让我们受益匪浅。“一课多师”教学改革,实现了大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形成优势互补,让我们能够听取一线学校管理者的亲身经历,在学习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中间穿插有趣生动的案例,缓解了课堂压力,也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二者相辅相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多师”,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那么,“一课多师”是如何从想法变为实践的呢?何杰老师说,自2013年学校立项以来,他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不断进行探索,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力求教师教的满意,学生学的满意”。他同时表示,这个项目虽然暂时结项了,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老师希望学校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突显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发挥其引领作用。

成功从不容易,教育亦是如此。“一课多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独特的教育魅力,也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创新与变革的力量。相信“一课多师”教学模式定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大放异彩。

(作者:刘铭 夏彤 审核:许芳红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