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淮师翔宇论坛73期研讨“赵恺和他的诗”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5月20日 09:21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5月20日电(记者胡芷睿)5月19日,淮阴师范学院第73期翔宇论坛“赵恺和他的诗”在B3-110举行。著名诗人赵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恒忠、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龚正、诗人兼评论家张晓林、著名媒体人杨江淮、淮阴区作协副主席申海琴等出席论坛,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

图为赵恺作报告。记者柏华

图为杨江淮、龚正、张晓林、申海琴先后发言。记者柏华

施军说,赵恺老师是翔宇论坛邀请的第三位诗人,非常感谢他能够与学生分享创作经历与经验,也是一种巨大的荣幸。赵恺老师作为淮安本土以及江苏的一张文学名片,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读者更多关注淮安本土作家,打造本土文化自信。

杨恒忠说,赵恺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是江苏乃至全国诗坛的大将,既是本土的,也是中国的;赵恺老师人格崇高、思想深邃,他对文学的执着、对淮安的关注都让人感动,可以用“担当、尊严、爱”来概括;翔宇论坛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淮阴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贡献巨大,在对学生的不断引领中体现高度、温度和力度,在此向各位文化工作者致敬。

赵恺先生作“文学是以血写经”主题报告。他说,何为大学生,就是要有大志气、大毅力、大创造,卧薪尝胆,做一个大写的人,而文学院的学生更应怀有热爱,并具有无限创造性,因为文学是发现、表现和热爱的科学。关于人生,生命的本质是生于苦难死于安乐,因而其意义比生命更重要,不仅要有规划,还重在实现规划。他还指出,城市的容量决定大脑的容量,而目前我们的生活半径太小,我们要以终生为代价,打赢这场不可或缺的生态之战。再次,文学是以文字进行创造的科学,人才的较量最终是知识的较量,不是拥有知识,而是要运用逆向思维创造知识。最后,赵恺先生对文学院学生提出期望,要博古通今,兼收并蓄,让文学在热血中复活,提高文学院的综合实力与魅力。

论坛中,杨江淮、龚正、张晓林和申海琴也发言共同探讨了赵恺的人和诗,学生们对赵恺先生两首诗《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的深情朗诵、学生们与赵老师的互动将论坛推向高潮。

赵恺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诗人,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文联第四、五届委员,省作协第四、五届理事,淮安市文化馆副馆长,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淮安市作协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著有诗集《我爱》、《赵恺诗选》等。《我爱》获全国首届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奖,《走向青铜——艾青诗传》获中国社科院首届艾青杯诗歌大奖赛一等奖,《我在街头站立》获首届雨花奖一等奖,《赵恺诗选》获江苏省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长诗《第五十七个黎明》获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他作为诗坛巨匠,是所有淮安人的骄傲。

(作者:胡芷睿 审核:许芳红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