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历史学院党建德育工作在服务中创新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4月17日 08:58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4月17日电(记者苗雨茂)历史学院党总支在被学校党委确立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之后,一直在谋划如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问题。近三年来,学院在服务专业发展、服务师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创新开展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支部建设,服务专业发展

由于历史学院教职工人数不多,在原来的支部设置中,仅设教师和学生两个党支部,在新一届总支领导班子成立后,我们把支部建在了系科上,由系主任兼任支部书记,总支成员分散到各个支部。这样做保证了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的紧密结合,支部活动也能够紧紧围绕专业特点和需要展开,充分激发了支部活力,很好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总支成员在系科起到协调督导作用,教师党员在系科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系科支部将党员群众紧紧联系到一起,群策群力,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新专业申报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创新培养模式,服务学院师生

在服务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学院党总支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为教师学历职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创造条件,用事业发展凝聚人。近三年,学院共有6名青年教师读博或赴海外知名高校研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17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刊物23篇,出版专著2部。

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院通过打造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全员参与体系,积极推进学生分类培养模式,根据调查问卷、心理测评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特长、心理、个性特征测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中,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主线和能力培养这个中心,努力打造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专业能力竞赛等锻炼平台,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共有近四十位同学在国家、省部、市级比赛和表彰中获得殊荣,在全国技能竞赛的赛场上他们摘金夺银,在省调查报告和论文比赛中屡屡捧杯。

创新方式方法,服务地方社会

与传统被动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方法不同,历史学院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向,依托学院现有资源,全力打造主动服务模式。一是建立专家库,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咨询、理论创新、技能训练和人才培养服务。以张文华、赵海林、吴小伟等教师为代表的党员先后为淮阴中学、淮安市民政局、国信大酒店、韩侯文化景区等单位开设讲座或开展培训近三十余场次,多次接受中央、省市媒体采访。二是与社区党建紧密结合。学院各系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与健康路社区、上海路社区、向阳社区等建立相对稳定合作关系,让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科研项目进社区,服务社区居民。三是充分利用党员师生创建的社会服务机构“心苑”、“馨诚”社工服务社这两个专业平台开展活动,学生带着项目进社区,融教学实践、社会服务为一体,全面提升了专业能力、社会协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作者:苗雨茂 审核:金钊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陈彦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陈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