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罗晶 杜吕宁)4月1日,初春的校园,海棠花开、香雾霏霏,美术学院第二期艺术沙龙如约而至。本次活动围绕主题教育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题要求,将沙龙话题确定为“美与自由”。
图为美术学院艺术沙龙:师生对话“美与自由”。记者杜吕宁摄
罗晶老师首先介绍自己调查到的不同专业师生关于“美与自由”的理解,从而引入讨论交流。陈云飞、翟明帅、李思学三位专业教师,盛卡、王雨、张昕、戴雨晴、张威等五名学生先后就这一话题亮出自己的观点。
陈云飞老师以米开朗基罗不惧教皇威严,依照自己的艺术理念完成教堂的天顶画为例,指出艺术的自由具有无限的延展性。翟明帅老师认为:“美是美的,美是难的,美是残酷的,美是疼的。”追求“美”的道路必定荆棘密布,让人显得“不自由”;但经历了刻苦勤勉的努力,才能越来越接近“美”,变得越来越“自由”。李思学老师提出“自由必须是有限制的自由”,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艺术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
三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美与自由”进行理论探索,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在老师的引领下,五名同学以自己的“艺术偶像”为例,结合自己在学画过程中的体会,探讨自己对“美与自由”的理解。台下的听众们在接受理论熏陶之余,更欣赏了于非闇工笔画的美轮美奂、郑板桥兰竹的超然洒脱、王羲之书法的行云流水……张昕同学提到自己学国画时的体会:“有时候小心翼翼地描绘,反而总出错;而心情放松时的随手一描,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在场的同学纷纷表示认同。翟老师指出,只有热爱“美”、从心底里感到愉悦和自由,才能创造“美”。
因为自由,创造了美;因为对美的追求而获得自由。通过畅谈自由歌颂美、平等对话传递美,让青年学生对美与自由的共生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自由、追求美。
(作者:罗晶 杜吕宁 审核:杨四海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