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淮阴师范学院举行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2月13日 15:23   点击数:

编者按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前夕,淮阴师范学院师生们开展系列活动,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现刊发他们系列报道,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生科院:勿忘国耻 青春同祭

记者 郑玉婷 杨吉雄

黑夜拉开沉寂的帷幕,凛冽的寒风吹散心中的霾。随着悲痛的音乐响起,生科院1401班的同学们手持自制小白花,带着一份份虔诚的心意,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逝者的亡灵祈祷、默哀。

图为生科院开展纪念活动。记者尤龙

哀乐低鸣,主持人声线低沉地给同学们讲述。同学们手持纸花围着蜡烛低头默哀3分钟。所有同学郑重宣誓:我一定会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遗志,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进取,学好知识,用青春和热血去实现伟大“中华梦”不懈奋斗!誓言是对未来的承诺,今天,我们在这里庄严宣誓,明天,我们定将燃烧的怒火化为悲愤的力量。激昂悲痛的朗诵将气氛燃烧!

燃烧的蜡烛将12.13围成一个心形,是将这个日子永远的装在心里,将77年前的今日那段似乎已被尘封但却充满血泪和耻辱的历史铭记。蜡烛渐渐的暗淡,熄灭...但一颗颗跳动的心,已烙上了深深的印。

历史学院: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

记者 杨阳

12月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学院学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并参加了公祭仪式。

图为历史学院通过网络直播收看公祭仪式。记者苗玉茂

上午九点,同学们早早来到集中收看仪式的教室,先行了解公祭仪式概况,并认真聆听特约评论员的点评。仪式开始,所有同学在高唱完庄严肃穆的国歌声后,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三分钟。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则在同学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1301班的王辰同学说:“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要全国人民都应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而且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珍爱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愿望。”

除了通过校内网络直播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活动外,利用国家公祭活动契机,历史学院还将在12月份通过讲座、主题团日活动、爱国影片展播等形式深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计科学院:勿忘国耻 青春永祭

记者 徐宁 陈月娥 姚雪婷

12月12日晚,计科学院在理工楼南106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77周年的主题活动——“勿忘国耻,青春永祭”。这一天,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它在365个日子里显得微不足道,却又在12月13日面前给人以紧张压迫之感,在点点烛光中,那鲜红标语像一道道伤疤,刻在心上不易消散。

图为计科学院开展纪念活动。记者徐宁

伴随着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话语,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教室里死一般的沉寂,围绕在耳边的只有两位主持人口中一个个触目心惊的数字。

“日军为什么能轻易攻下南京城?”、“对这30万的血案态度有何看法?”、“今日设置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国家设立‘国家公祭日’来纪念曾经的血泪史,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一个个问题的抛出,把同学们拉回了现实世界,陷入了沉思。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就是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让我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但也让新一代的青年们反思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决不让历史重演;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历史,了解过去,反思现在,努力学习提高自我素养和能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一张张便签纸,诉说着同学们的心声;一丝丝烛火,闪烁着同学们火热的心。隐藏在火焰深处跳动的烛苗,就像同学们悲伤面容下奋发前进的心。默哀三分钟,是对过去的祭奠,更是是向明天宣誓,我们会让祖国变得更好。

外语学院: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

记者 查伟懿

12月10日,为了迎接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到来,让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多个班级组织开展了国家公祭日活动。

图为外语学院开展纪念活动。记者查伟懿

1403班的诗朗诵将同学们的记忆带回了那残忍,暴虐的年代,饱含深情的朗诵透露的是对民族灾难的清醒认识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1402班通过向学生分发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资料,以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讲述那段不堪回首,无法忘却的岁月。随后的南京大屠杀视频更是让同学们心中久久难以平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学生在历史的洗礼中明辨是非,坚定人生的正确方向。1301班的学生通过书写明信片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良好祝愿和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每一张小小的明信片都传达着同学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1406班的学生除了在国家公祭网、微信、微博等网站上进行祭奠外,还在教学楼外的空地上点上蜡烛表达哀思。点点烛光在同学们的守护下在冬日的晚风中轻轻晃动,微弱的烛光透露着对同胞的哀悼和对和平的珍视。

后勤集团:缅怀先烈 勿忘国耻

记者 浦献中 郑玉婷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淮阴师院后勤集团党委第二支部组织党员、积子,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瞻仰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大家勿忘国耻,激发爱党爱国热情,自觉履职尽责做表率,用心服务惠民生。

图为后勤集团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记者郑玉婷

图为教科院开展纪念活动。记者贾夏

图为政管学院开展纪念活动。记者唐昕

(作者:郑玉婷 杨吉雄 杨阳 徐宁 陈月娥 姚雪婷 查伟懿 浦献中 审核:柏华)

关键词:国家公祭日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