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淮师听课记】第2季《传奇》第3集:不开小差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2月15日 08:00   点击数:

本集看点:《淮师听课记》第2季第3集4篇日记为您呈现的是文学院江健(2篇)、数科学院程希旺、城环学院曹蕾3位老师的课堂。江健老师到底有多严格?程希旺老师到底有多幽默?曹蕾老师到底有多轻松?风格截然不同的课堂,学生却一样不开小差,让我们跟着作者文字感受一下。

《淮师听课记》往集回顾:

【淮师听课记】第2季《传奇》第2集:屏住呼吸 【淮师听课记】第2季《传奇》第1集:文学之美

【淮师听课记{第1季第4集}】智者的模样

【淮师听课记{第1季第3集}】帅气的模样

【淮师听课记{第1季第2集}】妈妈的模样

【淮师听课记{第1季第1集}】教授的模样

江健老师的课堂:小拼音有大学问

听课学生:文学院1401 宋雅婷

时间:2014年11月18日

天气:晴

地点:教B2-101

课程:现代汉语

老师:江健

每个星期二的上午往往是全班同学很“煎熬”的时候,因为又要上三节现代汉语课程了。说是煎熬,不仅因为刚接触这门课的我们觉得它生涩难懂,而且教这门课的江健老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严师。

图为江健老师(左)与学生谈心。记者韩翔

同学们在私下交流时常常说现代汉语是最让我们有上中学时的感觉的一门课。记得第一次见到江健老师时,她身着短衫,深色长裤,俨然一位严肃的老者模样。江老师虽然年纪大,但是人却显得很有精神,讲课时声音洪亮,一丝不苟,认真而细致。

周二,7:30,我便急急地赶去教B上课。走进教室,老师早已等候多时。这是江老师的惯例,会让我们在课前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齐齐做好低声念书,老师会下来转圈检查一下我们的课堂笔记,或者解答同学们上节课还未弄懂的疑难点。这就是在中学才能体现的学习氛围。

“叮咚”上课铃响起,老师回到讲台首先点评上次的作业,江老师严肃地向我们提出了明确的作业要求,需要我们写出清晰的作业题目,还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细微之处见功夫”,在作业中一定要认真。

讲完作业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新知识学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音节这一章,”老师先不急着讲课,神秘一笑,先请了一位同学起来让他随便说一句英文,同学略有所思说了一句“I have a friend”。“现在请同学们将这句话和它的拼音写下来并写出它们各有几个元音,几个辅音。”我们虽然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但还是认真的写了出来。“英语有六个元音,六个辅音,拼音只有两个元音”有早写好的同学抢先说了出来。江老师笑眯眯地赞许的点了点头,“对的,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汉语中元音占优势,而英语中则是辅音占优势。所以英语听起来会比较低沉,而汉语则是清晰而响亮的”,说着老师又开了个小玩笑“这也许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往往在公共场合声音过于嘈杂的原因吧!”课堂氛围一下就被打开了,老师又把话题牵回正题上。“刚刚教大家分析英语与汉语音节结构的用的就是对比分析法,我们通过观察,练习,然后得出了结论。这种分析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能熟练。”江健老师就是这样虽然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厉但时不时还会让大家在小玩笑中学习知识的老师。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因为上的是大课,所以同学们依然在安静的坐着预习下节课的知识,谁都不愿意浪费这时光闲聊打闹。江老师则依然神色认真的站在讲台上看着早已准备好的教案细心的准备着下一节的课。

这一节课我们讲到了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老师先教会了我们看声韵配合表,再让我们把书上的详表与简表对照着看。我们发现简表和详表中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在简表中有的声韵不能拼但在详表中则可以拼。正在我们疑虑时,江老师开始解答了,“我们只需将简表记下来,详表中的小肢节则与方言有关”。说着便举出详表中的例子请淮安本地的同学用淮阴方言说出“风”这个字,“我们发现在方言中这字念“fong”,在简表中唇齿音是不能与合口呼拼的,但在详表中却可以,就是这个原因。”江老师总会引导大家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再适当的给我们点提醒,让我们自己学知识。

对于一些书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老师则会贴心的用易懂的话将它们总结成规律再教给我们,让我们不再苦于听不懂这门课。

三节课上下来我们很累却很充实,江老师虽然严格但正是因为这严格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从小小的拼音中看到了大大的学问。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们也爱上了这位“严师”呢!

江健老师的课堂:令人尊敬的严厉

听课学生:文学院1401包艳(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

时间:2014年12月2日

天气:晴

地点:教B2-101

课程:现代汉语

老师:江健

初见江老师,她身着宽松的T-恤衫,乌黑的卷发,严肃的表情,犀利的眼神,从讲台上利索的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氏,然后提出她上课的几点要求。顿时我对这位老师肃然起敬。

图为江健老师为学生答疑。记者韩翔

经过几节课的体验,我慢慢感受到了江老师的严格。当然,今天这节课也不例外。

因为还没有预习课本,我早早的就到了教室。不一会儿,江老师也到了,早到似乎已经成了老师的习惯。江老师到了教室以后,一分钟都没停歇过,打开投影、准备好课件。随后,她就走下讲台来查看同学们的课堂笔记,老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你怎么没有课堂笔记啊?”看着老师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神,没有课堂笔记的同学总会有些愧疚感。

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喊上课,同学们起立,这就暗示我们已经进入上课状态了,这也是江老师上课的一个小特色。课堂上看着老师那双犀利无比的眼睛,听着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同学们都处于紧张状态。“今天我们学汉字的造字法……”,迟到的同学急匆匆的进来了,打断了老师的话,“不知道上课要早到吗?这点规矩都不懂,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看着老师严肃的面孔,我真是为那些同学捏了一把汗啊!老师的眼睛似乎能横扫整个班级,开小差的同学很容易会被逮个正着,老师不用说什么,一个“批评”的眼神足够让他们面红耳赤。江老师对我们要求就是那么严格,从出勤到课堂一处不落。

课间,老师过来问我,我们班四五节课有没有课,如果没有的话就续上一节课,因为我们班还缺一节课。可见,江老师不仅对我们严厉,更对我们认真负责。

可以说,现代汉语这门学科的内容比较琐碎,不易记住和理解,但老师总会引导我们如何去理解,而不是把书上的概念背下来就万事大吉了。我觉得学习最重要的是方法,需要不断的去摸索,而江老师正在帮助我们更快的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江老师对我们严格是希望我们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找机会给我们补课是希望我们能学的更多。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心里都明白。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江老师值得我们尊敬,她教的现代汉语更值得我们去探寻其中的奥妙。

程希旺老师的课堂:寓教于乐

听课学生:物电1401班管昭岚(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

时间:2014年11月27日

天气:晴

地点:理工楼南106

课程:微积分A

老师:程希旺

“哎,记得给我占座,要找个好位置知道吗?”“知道了知道了,不过可别抱太大希望。”这是早上临出宿舍前另外三个舍友与我的对话。不过大家都知道,想要在教室里找一个绝佳的位置可谓是困难,哪次不是前八排瞬间被占满。可不是,今天早上提前二十分钟进教室,就已经是黑压压一片了。看着满教室的人,脑子就突突的跳,想起那三个家伙让我帮忙占座的事,得,又得靠后了。快速的扫描一下教室,发现还有最后三排可坐。我瞬间想到了先下手为强这几个字,事不宜迟,一个快步走到倒数第三排,刚想把书包甩出一个帅气的弧度来进行占座时,一本微积分书却先我一步落了下来。“同学,抱歉哈,这位置已经有人了。”书的主人站在不远处,歉意地对我笑了笑。人家都这样说了,我还能怎么做呢?只能退而求其次坐后面一排了。坐下的时候,我就准备发个信息给舍友她们,以免到时候又是一通抱怨。手机拿出来头一抬,就看到她们进来了。“吼,又是最后的位置噻。”“我有什么办法,有的坐就不错了,还挑!”“可是想坐前面听课哎。”“那你下次八点上课七点就来占座吧。”“呵呵”小c皮笑肉不笑地回了我一句“你又搞笑了。”“喝你的水,话多呢。”小x从旁边冒了出来,拿起水杯就往小c嘴边送,一脸邪恶的笑容。我们在旁边被逗的开怀,嘻嘻哈哈好一阵子。闹够了就静下来了,想把后面要学的东西先看一遍,可思绪却飘了出去。仔细的算了一下,貌似我们几个在程老师的课上很少占到好位置。虽然说坐在一个教室里哪都一样,可是大家却都希望坐在靠前的地方听课。用舍友的话说就是为什么在别的课上很多同学都喜欢往后坐,可是程老师的课却是相反。一时间我就想的呆了,突然胳膊被同桌撞了一下,“想什么呢,老师来了。”我抬头,果真来了。

图为程希旺老师。图片由本人提供

程老师今天穿了灰色的外套,里面隐约露出衬衫的领子,头发梳着三七分的发型,嘿,很有精气神。老师斜挎着一个包,我有好几次都觉得那包应该会很重,因为每次程老师进来的时候,身体总是有点斜的感觉。他把包拿下来,就笑开了,问“哎,这背投还没开呐?”底下负责的同学急匆匆的就上去帮忙了,程老师就佯装着怒说“下次记住了啊”可是转眼间却又笑了,“辛苦辛苦了。”我能感受得到,大家都非常喜欢程老师。

程老师的课上的很有意思。因为他总会不经意间穿插笑话逗得全班哈哈乐起来。比方说,我们学到导数与极限那章节,老师会说,大家看啊,这个函数没办法一下子求出极限对不对?那怎么办啊?它是不是就不听话了。所以我们就得打它一下,弄出导数的形式就能把极限求出来了。底下的同学都笑了,因为老师对着黑板做出“啪”的动作真的很好玩。程老师见大家都笑了,他似乎还不明白大家笑什么呢,只得又问了一句“记住了没有啊?”大家都还在笑,但还是回答了一句“记住了。”其实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就发现有很多同学犯困了,连坐我旁边的舍友都扛不住要眯着了。也难怪,大家早上都起得早,晚上又睡得迟,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困了。教室的气氛渐渐变得像快要熄灭的焰火,尽管还有零星的火光,但是却燃不起大火苗。我想,程老师也发现这点了。因为他突然安静了几秒,但是随后老师却把声音突然提高了说“哎,这位同学,我们来互动吧。”大家瞬间清醒了,看到的却是老师现在一位男生旁边,被点到名的男生一脸茫然,还有点窘迫。程老师笑眯眯的说“明星跟粉丝互动不是都握手拥抱吗?来来来,这位同学,我们握个手,你跟我互动一下。”那男生显然就不好意思了,教室里又突然出现了稀稀落落的笑声,我们大家都很玩味地看着老师和那个男同学。程老师看班级又恢复活力了,于是就拍拍那位同学说“认真听讲啊,坐下吧。”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程老师就用他特有的幽默方式与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学业互动。

欢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程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了。每到这时候总是会响起一片抱怨声,因为程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少哎。但是尽管如此,每到收作业的时候,大家都交的很干脆,毫不拖拉。离开教室的时候,舍友还是恶狠狠的说了一句“下次一定要占一个好位置。”另一个立马吐槽了她一句“看,牛皮在天上飞。”

程老师的课堂虽然并不总是一直活跃,但是每当气氛沉寂的时候,程老师都可以用他特有的幽默使课堂重新欢乐。我始终在想,一位好老师固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与优秀的教学能力,但是他在课堂上与同学的交流也同样重要,在大学更是突出了这项技巧的必要性。而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在程老师的课堂上体会到这份乐趣与学习共存的快乐。而我想,这也正是很多人会早早到理南106等候的原因吧。

程老师独特的魅力让我想到了“不矜威益重”这几个字。

嗯,舍友说的没错,下次一定要占一个好座位。

曹蕾老师的课堂:慢慢走欣赏啊

听课学生:城环学院1202 董卫卫

时间:2014年11月27日

地点:教B2-307

天气:多云转小雨

课程:生活中的地质学

老师:曹蕾

慵懒的下午,天空飘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样的天气,因专业实践连轴转了大半个月的我好想在宿舍舒舒服服地补个觉啊,但看到课表中显示的课程是《生活中的地质学》,想到曹蕾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便一下子来了精神:听曹老师的课更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放松!

图为曹蕾老师(中)与学生交流。记者柏华

今天,曹老师继续给我们讲“观赏性地质旅游”这一节。在复习了上次课讲过的岩浆岩和沉积岩之后,曹老师将课堂的重点引入了变质岩,“大理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理石,它的原岩是石灰岩。同学们可能想象不到,灰不溜秋、松散的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变成花纹漂亮、结实耐用,可以作为装饰石材的大理石。”曹老师以大理岩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变质岩的形成、特点以及与岩浆岩、沉积岩存在的差异。

“变质岩当中的名山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五岳之首的泰山,然后还有五台山、武当山、庐山等,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讲泰山。”伴随着PPT图片的切换,泰山挺拔的山体、形态各异的岩石、雄伟壮丽的景点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再配上曹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既欣赏了泰山的风景,又掌握了变质岩的各种知识、泰山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

“泰山其实离我们很近,大家可以在这个周末就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前提是有钱,否则就叫做流浪!当然如果大家周五下午没课的话,明天就可以出发!”风趣的语言,让我在欢快的笑声中对泰山之行也有了小小的期待,真的好想去泰山领略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亲眼看一看那喷薄而出的日出!

曹老师用自己三次去泰山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泰山的旅游攻略,特别提到了他在本科生时代和舍友一起去泰山游玩,却因估算错了时间起迟而错过了看日出的经历。“但是在走到十八盘的时候,太阳在薄雾之间的阳光穿过,可以看到红霞万里的十八盘两侧的崖壁照亮的景象,非常漂亮,也挺好的!”错过了日出,却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壮丽的风景。曹老师告诉我们,在旅行的时候,不要在意是否到达了目的地,而要留意沿途的风景,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目光驻留在我们所经过的风景上。

两节课下来,一身的疲惫一扫而光,跟随着曹老师的讲解,我仿佛亲身游历了泰山、五台山、庐山等祖国的名山胜景,紧绷了大半个月的神经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课后撑伞漫步在雨中的校园,猛一抬头,才发现,初冬的校园,落叶满地,竟然也是一种别样美妙的风景!嗯,是时候停下脚步,慢慢欣赏沿途美妙的风景了啊!

《淮师听课记》第2季《传奇》第2集《屏住呼吸》反响

淮阴师范学院的王舒欣同学:如果有机会,想去蹭一节骆丽霞老师的声乐课。作者笔下的骆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她不会纯粹的讲课,而是设置各种情境帮助学生练习发声,她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重新燃起追求梦想的希望。我似乎被骆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特别想有机会听一节这位年轻、美丽的老师的课。

淮阴师范学院陈丹萍同学:骆老师的课堂与众不同,她静若处子。她待学生亲切温柔,她的一言一语如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她动如脱兔,她能和同学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中去,使本该严肃紧张的课堂变得异常轻松风趣。最可贵地是骆老师她能以自身的经历体会来教导学生要不断努力去追梦、圆梦。

江苏师范大学高敏同学:欧老师的课堂时间利用的十分紧凑,让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学习有关法语的专业知识。任务明确,详略得当。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同学的掌握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但在我看来,课堂应该是既要严肃,但又不能失掉活泼。课堂要劳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江苏警官学院周姝言同学:周老师温润如玉,优雅淡然。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在她的课堂上,时间仿佛是静止的,她让同学们徜徉于文学的艺术长廊里,“腹有诗书气自华”周老师引领学生进入诗书的世界,领略不同人生的风景。

常熟理工学院叶姚郡同学:看了骆丽霞老师的课堂的描写,想来也必是一次音乐与心灵交融,轻松愉快的氛围令人向往,激起内心深处的歌唱欲望,竟也想高歌一曲。有师如此,何其有幸!”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陶晓婷同学:平常都和数字为伍,许久没有和文字打过交道,看了周青老师的课堂速写,忽然萌生出想去看看外国文学著作的念头来。缠绵悱恻的神话故事,令人神往的爱情,仿若细细从她口中道来,如临其境。愿品香茗,身伴好书。

淮师传媒1304班陈倩同学:想起大一,自己学健美操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肢体不协调,幸得高彩暇老师的耐心指导,从而坚持了下来,一学就到了现在。在高彩暇老师的课堂上,总能找到自信,我可以的,我行的,我就是女王,抬头挺胸,优雅而舞。

江苏省清江中学纪安辉老师:回想起我大学的时候,总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待教师这个职业,直到有一天我成为了老师才明白,这份工作学生的支持与肯定是多么的重要。那是一种被需要被赞同的自豪感。所以,淮师的课堂日记是学生肯定老师的一种具体表现,这样的活动是值得继续下去的,也希望更多地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肯定与赞美之中汲取力量。

江南大学张力友:老师上课的图片有点少,没有学生的特写,感觉全是赞美。不真实可以考虑加点老师上课的板书或学生听课的笔记。

【栏目赏析】

淮师听课记印象:大学模样大师课堂

淮阴师范学院胡芷睿

“大师,一定是站在课堂才最生动活泼,一定是面对学生才最打动人心。过去,我们关注校园文化,往往更关注课外,其实,最好的大学文化应该在课堂。”大学的课堂,是一方浓缩的所在,一座三尺讲台,一片学习天地,浓缩的是文化的积淀、思想的精华、独到的见解、求知的欲望以及探索的激情。《淮师听课记》就是立足于课堂,以一个小平台、微视角打开了大视野。作为听课记第一季的直接体验者,所看、所听、所记、所写,无不感受到大学的模样、大师的风采,也带来诸多惊喜与震撼。

听课记深深烙印的淮师风格,展示独特、精彩的大学模样。从《精彩课堂》、《课堂速写》到《淮师听课记》的蜕变,听课记阵容空前,形式新颖,“把报道的对象从名师课堂切换到每一位教师,把文章的作者从记者回到学生,把关注的重点从精彩回到日常”,依旧是同样的定位,却折射出不同的角度。第一季“教授的模样”、“妈妈的模样”、“帅气的模样”、“智者的模样”中每一篇课堂日记的背后,都凝结着视野的缩影、老师们风采的塑造、博学的展现、针对一个课堂学生们说出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报道的触角延伸到每一节课堂,记录课堂现场更多维度的内容,展示更为精彩的互动,更为浓厚鲜活的大学氛围。

如果说,大家印象中的大师、教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我要说“不”,且看听课记学生笔尖下的老师们,博学的教授、温暖的妈妈、帅气的身影、儒雅的智者,也是眼前生动形象、和蔼可亲、亲切温暖的所在。教授篇中,顾书明老师素养优秀、精神焕发,焦亚东老师才华满满、课堂活跃,朱成莲老师专业精深、温柔讲解,贾华老师语言铿锵、讲解有趣;妈妈篇中,管爱花老师思考严密、内心真诚,赵丽琴老师慈祥温暖、气质独特,赵朴素老师眼神亲切、爱意浓浓,陈英老师时尚可爱、言传身教;帅气篇中,张浪老师真诚勉励、见解独到,于海春老师俊朗高大、幽默风趣,黄贤立老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林鹂老师关爱浓浓、可爱实诚;智者篇中,崔元顺老师稳妥殷切、独辟蹊径,李巨澜老师风度翩翩、严谨治学,赵科天老师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胡健老师学贯中西、化繁为简……他们带来的惊喜与感动深刻地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毫不夸张的说,通过听课记,我们看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是淮师的砥柱,承载更多的希望。用大师这个词汇定义他们,当如是。

还有那么一群激扬文字的骄子,他们在课堂上求知与探索,在活动中提高历练、感悟与成长。执笔的学生们文采飞扬,或清新、或诗意、或严谨、或老练......通过笔尖上的素描,让老师们形象地走进读者的视野,将多彩的课堂生动地重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学生认识了解他们,通过听课笔记走进更多老师的课堂,使课堂不仅有了深度与广度,更多了一种温度。一篇篇课堂日记没有偏激的吹毛求疵,也没有肤浅的褒奖赞扬,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知识的渴求、老师的崇拜,定格的是老师的经典语录与精彩瞬间,记录下的是“听课记”的温暖与永恒。

《淮师听课记》第一季精彩无限,完美收官。更美的风景,我们翘首以盼。

欢迎各单位、各二级学院通讯社、记者团、学生社团集体参加本次【淮师听课记】融媒体新闻互动体验活动,联系电话:柏老师,051783525819,韩老师,051783525057。

更多课堂日记,请查看淮师新闻网《课堂速写》栏目http://news.hytc.edu.cn/jxky/ktsx/

《淮师听课记》为淮师新闻网、淮师校报、淮师电台、淮师微博、淮师微信等联合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主要内容为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堂日记。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课堂的多个侧面的报道,来展现淮阴师范学院教授风采、学生风貌、课堂生态等校园文化。

《淮师听课记》制作精良,每周一集,一集四篇,四集一季,第一季名为《模样》,第一季四集分别呈现了《教授的模样》、《妈妈的模样》、《帅气的模样》、《智者的模样》;第二季名为《传奇》,目前已推出第一集《文学之美》、第二集《屏住呼吸》、第三集《不开小差》。2014年10月第一季在淮师新闻网首次刊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江苏教育发布”、《淮安日报》、《淮海商报》等媒体第一时间予以报道推介。

《淮师听课记》发源于2011年4月开始的“百名记者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之《精彩课堂》。《淮师听课记》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融媒体互动体验式报道形式的大型纪实类校园新闻报道。报道动用了指导老师8人,淮通社10个分社、二级学院18个记者团,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等学生社团主动报名集体参加,参与新闻报道写作学生300余人,报道组听了全校课堂1000余次。

(作者:宋雅婷 包艳 管昭岚 董卫卫 本集责编:韩翔 审核:朱延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王新鑫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王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