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小雨转阴。
对于淮师学生来说,一如往昔,六点半的早操、八点钟的课,只是换了新的课程、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在一如往昔的环境里也渗透出些许新奇感——开学第一课(速度与效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8月31日晚自习,老班传达了“文明规范和上课纪律要求”,强调明早一切和以往相同,摆脱假期的拖延症,按时起床做操。此外,为了更显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和提升新学期的新气象,要求所有人七点四十要到班级就座。
“七点四十?以前八点上课,都是急急忙忙,带着早餐在路上吃,七点四十会不会太苛刻了?”、“做完操七点多,还要回到宿舍换衣服、打扫卫生,走到教室也需要时间,来得及吗?”、“早饭怎么办?”……同学们的心里都是小鹿乱蹦中!但是,军令如山,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
硬性要求,不满和质疑是不可避免,但是实施后,收益最大的就是质疑者了。为了达到要求,大多数同学是将宿舍分成两组,一组做完操回宿舍打扫卫生、一组去食堂带早饭,这样既省了两头跑的时间,又两全其美,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校长老师与学生同在
“素质是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条件”,可而今散漫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很多人,走在大学校园里,不乏有穿拖鞋上课的帅哥、边走边吃零食的美女等等,更有甚者,对于选修课、考查课更是不带书籍上课,逃课等等。四年之后,收获为零时,家长会说学校校风不好,其实不然,一个有个人修养,有明确梦想的人不会把大学当做青年修养所、不会把大把的光辉岁月用来睡觉、逃课……
今天,在学校各教学楼都有值班的老师,还有学校的校长们,他们在干什么?还没到上班时间为什么站在那里?他们是在对淮师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负责,批评教育上课迟到、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穿拖鞋、带零食的学生,从细微处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因为素质就是一个人的名片,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看到老师都在帮我们提升,我们感受到的是更多暖流。
今天,开学第一天,校长、老师与学生同在,虽然细雨阵阵,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不再嘻嘻笑笑、吵吵闹闹的道路,是不再懒懒散散、稀稀疏疏的教室,是高效率、高素质的全新状态!
(作者:郑玉婷 审核:朱延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朱延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