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编《中国文学史》统稿出版工作研讨会在淮师召开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3年10月08日 08:23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10月8日电(记者许芳红)10月2日,新编《中国文学史》统稿和出版工作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教材编写骨干成员有: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教授,北京大学杜晓勤教授,复旦大学吴兆路教授、淮阴师范学院张强教授。长春出版社社长王占通先生作为出版方出席会议。会议由教材主编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主持。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然《文学史》的书写自近代始兴。上世纪初叶,伴随着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引入,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相继创设,文学史写作遂应运而生。自从1904年林传甲先生的《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到目前为止出版的文学史著作约有1600 多部。其中有重要影响的概有如下几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 1964年)。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该书均为各大高校的首选教材,但由于该书受到编写时期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多用政治术语表述文学现象,文学史写作染上了较强烈的政治色彩。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该书逐渐被弃用。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年)。这部文学史虽然摆脱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改变了传统的观照角度, 但又把文学史写成了《心理文学史》或《人性文学史》。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1998年)。该书与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相比,在体例上作了些调整,增加了部分内容,但其中疏误较多。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年)。全书吸收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颇具包容性,但该书存在明显的拼合现象,同样也存在一些疏误。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新的学术成果的产生,重新书写文学史又成为时代需要。缘于此,由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领军的几位新锐学者经过八年筹划,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确定了编写体例,以一种破旧立新的姿态重写文学史。目前,这部新编《中国文学史》已经全部编写完成,计划于十一月份由长春出版社出版。这次,编者们齐聚淮阴师范学院,就本部书稿的体例、标点、参考文献等进行了最后的统一说明、修改与校对,并就该书的发行等问题进行了商榷探讨。会议日程四天,于10月5日圆满结束。

(作者:许芳红 审核:阎大伟)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孙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