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6月25日电(记者皮武)最近,淮阴师院传来好消息,该校今年学生考研上线人数701人,占考研人数的56.3%,目前已经有459名学生被录取,占毕业生总数的11.2%。淮阴师院的研究生考取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和往年一样,今年有多人考取了国家重点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考研成绩突出的生科院、化院、数科学院以外,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的学生考研率稳中有升,今年有21人考取研究生。另外,文通学院有34人考取研究生,实现了新的跨越。
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各位学生个人的良好学习品德和追求精神,不过,世界上本无纯粹的个人成就,个体的成功总是藉由社会互动而获得,这也是许多同学在谈及考研感想时常常提到“感恩”两字的原因。欲想禾苗壮,须得土壤肥,淮阴师院的这一方沃土为广大学生的成长输送着全面营养,它包括了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包括了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也包括了学校全体员工为考研学子们创造的外部条件。
大学的层次可以不同,但同样可以有一流的大学精神。正是秉承了“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莘莘学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不断迈向卓越。这一份努力与成长体现在校党委书记郑勇的“勤于耕耘收获丰,一针一线织锦程”的美好寄语中,也是对校长胡相峰所倡导的“勤学、慎思、笃行”的生动诠释。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根本。淮师副校长纪丽莲在在谈到该校考研率高时说,“近年来,淮师加大教改力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考试模式,这些都直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她还强调,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考研成绩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学工、教学、后勤等部门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考研到底意味着什么?淮师的领导和许多老师有着清醒的认识,人才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综合素养的较量,大学生为了考研而考研并不可取,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基础课的学习、科学素养的积累,厚基础才能有后劲。因此,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子们加入了考研大军行列,或多或少地是由于受到就业形势严峻、高校研究生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但在学校的引导下,大多数学生都把考研作为成才的一种过程,对他们来说,心中有一份执著的追求无比重要。在同伴的眼中,他们就像一个个负笈远行的旅者,耐得住寂寞、勇于前行,并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
如果我们重视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今天,考研本身已经成为淮师学子倍加珍惜的一门潜在课程。同学们通过艰辛而充满乐趣的考研过程,那一纸录取通知书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他们总是收获得更多更广:刻苦努力、对既定目标的执着追求、自立自强、百折不挠……淮师的万千学子如同蕴藏着无限潜能的幼苗,正在这片饱含深情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作者:皮武 审核:杜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