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舞蹈参赛团队:书写创业创新创优的传奇
来源: 时间:2012年03月12日 00:00   点击数:

/

淮师新闻网3月12日电(记者王新鑫)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淮阴师范学院创先争优学树典型推进会上,党委发出号召,开展向音乐学院全国舞蹈参赛团队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全校师生员工更好地开展学习,淮师新闻网特全文转发三个典型的先进事迹。这里转发的是由创先争优办公室宣传组起草、音乐学院叶玲老师宣讲的演讲稿《拼搏的舞蹈 书写创业创新创优的传奇——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参赛团队《战旗·刘老庄》先进事迹》。演讲稿认为,音乐学院全国舞蹈参赛团队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加压力创业、勤于思考创新、超越自我创优的“三创”精神。演讲稿全文如下:

今年2月13日,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对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启动以来各类获奖作品进行表彰。我校参赛舞蹈《战旗·刘老庄》荣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专业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同时,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优秀组织奖”和江苏省唯一一个“精神风貌奖”。龙暹、张律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一、自加压力创业

《战旗•刘老庄》在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加现场展演和闭幕式演出。这是我校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展演,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向全国各兄弟高校展示了淮师人的青春风采。从地域条件、艺术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我校在全省、全国来说都不占优势,但《战旗•刘老庄》团队的师生们充分发扬“创先争优”精神,不甘落后,不甘平庸,勇创佳绩。在接到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任务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对参演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整个音乐学院都一心扑在这个节目上,大家步调一致、服从大局,力争要拿到最一流的成绩。全体参演师生投入了全部精力进行排练,放弃了寒假春节假期,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吃、住、练在学校。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旻、院长张律亲临排练一线,与专业老师讨论编排细节,凡事亲力亲为,全力做好排练的后勤保障工作。舞蹈编导龙暹老师,也放弃了春节假期,在舞蹈房打上地铺,与15位学生一起同吃同住。

二、勤于思考创新

2009年,在音乐学院的一次党日活动中,舞蹈教研室龙暹老师萌生了创作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舞蹈的构思。他的构想得到了音乐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立足淮安本地文化,从悠久的历史中,挖掘出鲜活的舞蹈素材,带领团队对刘老庄连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创作与加工。

为了使这个舞蹈作品能够在舞台上鲜活地表现刘老庄那场血与火的战斗,创作团队的师生们多次前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参观、体验,专注思考、刻苦训练,认真进行艺术创作。

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艺术的规律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要创作的就是再现历史、升华刘老庄精神的艺术精品。大家都称龙暹这位来自毛主席故乡的湖南籍老师排出了一部周总理故乡的红色经典。

三、超越自我创优

为了备战全国艺术展演,在全国各兄弟高校的优秀参演节目中技高一筹,拔得头筹,首当其冲的就是高强度的排练。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队员们每天训练9个小时,这样的“魔鬼”训练使每天的起床成为了大家最痛苦的一件事,他们渴望多一分哪怕是多一秒的时间来补充睡眠、调整体力。但为了保证训练时间,完成从“量”的积累进而达到质量上“质”的飞跃,龙暹老师每天都扮演“监工”角色。除了每晚督促大家按时睡觉休息之外,早上6点半他就准时催促大家起床,为了“对付”大家的懒觉,龙老师发明了两招:一是把音箱开到最大,放音乐当作闹钟,二是直接上去掀被窝。如果有谁迟疑,就要受罚,惩罚手段很简单,那就是做连续技巧,这样既能起到惩罚的目的,又能提升技能。杜治威同学就曾因为贪睡了一小会被罚做了320个连续的“双飞燕”。从早到晚高强度的训练量,面对几百上千个双飞燕,数不清的跳、转、翻,他们却只是说这些都源自对舞蹈的兴趣与热爱和对参赛的渴望与责任。

/

其实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他们上千次的练习,饰演连长的刘明金同学,仅仅一个单腿飞脚的动作都进行了上千次乃至上万次的练习。从僵硬到收放自如,刘明金笑着说,当时累到真的不行,每天唯一的念想就是睡觉。但即使这样,他也从没说过要放弃,正如他所说“我们这个节目连一个替补的同学都没有,15个人缺一不可,只有一根筋向前走,没有什么要不要的。”饰演旗手的王念同学,除了每天规定的训练外,还会从休息中抽出时间,练习挥舞几公斤重的大旗,揣摩与领悟82烈士誓死守护战旗、守护祖国的伟大革命情怀。饰演突击小分队队长的林江山,笑称是被“打”出来的,为了模仿被子弹打在身上的感觉,他就让龙老师用扫帚柄子捅他,捅了无数次才有现在这样逼真的感觉。就在比赛的前一天,张锐同学的手掌意外受伤,皮肉外翻,鲜血直流,然而面对第二天的正式演出,他硬是包着纱布坚持上场,安慰大家说:小伤,无所谓,不疼!其实,战旗精神就是这样敢于直面一切的勇气和毅力。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有的只是心中的那份责任。在备战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忘我奋斗,带着必胜的信念一次又一次擎起战旗,只为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团队的终极梦想,诠释好刘老庄精神,向先烈致敬。他们都觉得通过这段时间的排练和比赛,个性变得成熟稳重多了,成功完成了自身的青春转型,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大家都变得很爷们了!”

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上,《战旗•刘老庄》团队奋力拼搏,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表演得遒劲有力、栩栩如生,将抗日英雄血洒疆场、谱写壮丽战歌的场景再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的表现不仅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更是感染着现场所有的观众。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团队每个成员都把集体荣誉感这几个字放在心上,看的很重,因为对舞蹈的执着与热爱,他们才能够一起战胜所有困难,一步步地坚定向前。他们明白,他们的形象就是淮阴师范学院的形象,不计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拼尽全力投入而努力地去表现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为学校争光,为学校加分。

不仅是这15个小伙子在刻苦训练,不求回报,音乐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也在兢兢业业地付出着。由于寒假放假的原因,供餐不能及时,小伙子们总是在超强度的训练之后,肚子饿得咕咕叫。音乐学院张律院长在知道情况后,不由地担心起来,“高强度的训练,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饮食跟不上,体力就不行,训练质量就不能保证。”张院长显得很是焦急,“那就我给你们做饭吧!”张院长向小伙子们做出了保证。于是,每天晚上九点钟排练结束的时候,大家总会看到一个双手提满餐食的身影向舞蹈房走来。顿时,偌大的音乐学院教学楼就会传出一阵欢呼声,他们开吃了。夜是漆黑的,窗外寒流涌动,只有舞蹈房里透着灯光,暖暖的。其实,“战旗”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暖流,像阳光一样照在队员们身上,连接起相互关爱与信任。

团队的每个人为了这次比赛积极而充分地准备着,其中的心酸血泪也只有身在其中才最能体会。不分昼夜的排练、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直至在比赛舞台上对作品的完美诠释。付出总有回报,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他们精彩展现、精湛演绎,取得了优异的战绩,这是对他们勇于探索艺术高峰、积极传承革命精神的最好褒奖,也充分展现了音乐学院师生们自加压力创业、勤于思考创新、超越自我创优的精神风采!

(作者:王新鑫 审核:张同刚)

关键词:

本文来源: 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root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