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郑勇在淮阴师范学院2012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致辞发布时间:2012-01-15 17:17:00 作者:郑 勇 来源: 淮师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来源: 时间:2012年01月15日 17:17   点击数:

/

尊敬的淮安移动公司的王书记,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师们、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11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2年。在此,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离退休人员,向海内外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淮阴师范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校实施学校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机遇,抓改革,促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2011年是团结奋进的一年。2011年,学校党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一年,学校党委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各级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勇于创先敢于争优,学校先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和“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全国控烟协会评比为“全国无烟学校”第一名,被江苏省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党风廉政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1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下文,向全省高校推广淮阴师范学院学习周恩来精神、创建“周恩来班级”的经验。

根据武书连主编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介绍,2011年,我校在全国700所本科院校中综合排名318名,在全国53所“师范学院”中综合排名第二,在全省12所无硕士点的本科院校中我们继续保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2011年是强基固本的一年。一年来,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教学质量建设年”工作全面推进,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学生考研再创新佳绩。2011年共有1185名同学参加研究生考试,631人达线,最后有535人被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本二学生考取率达到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2.8%,文通学院本三2011年也有3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创历史新高。我校学生考研录取率在全省同类型同层次院校中名列第一。

二是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捷报频传。我校代表江苏省在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团体总分一等奖、运动技能类一等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类一等奖等三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江苏省争得了荣誉,省教育厅专门发来贺电并通报嘉奖;我校的《战旗刘老庄》舞蹈作为江苏省唯一选送节目参加今年2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1个二等奖、6项优秀奖;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一具获得两个一等奖;在全国旅游协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我校荣获高校组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等等。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2011年我校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有1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7人被确定为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获得国家留学奖学金和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有47人取得高级职称。从2011年起学校还积极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分三批选派2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进行培训,同时,还遴选了29位中青年教师为2012年赴国外进修的预备人选。

2011年是开拓创新的一年。首先是学科基地、省级科研平台建设有了新突破。经过努力,我校有4个学科被遴选为“十二五”期间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新建了“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特色水产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市级科研平台申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淮安市化工新产品、新材料综合检测服务平台”、“淮安市物联网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淮安市新型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择优持续支持项目”等5个市级科研平台顺利获批。

其次是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地方工作有了新起色。2011年,我校累计获得国家级项目11项(自科基金4项、社科基金3项、星火计划4项)、教育部社科类项目6项、省自科基金6项、省社科基金10项(含资助项目6项、自筹经费项目4项),高端科研项目立项总数累计28项,位居省内国内同层次高校前列。2011年,我校外来科研经费总量达到800万元;科技服务指标显著提升,根据省教育厅安排所做的高校最新技术市场统计,2011年我校“四技服务”的收益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总量达1082万元。我们还本着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与洪泽、淮阴等县(区)科技合作制度,深化与有关企业产学研合作。积极联络涟水、盱眙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推动达成科技合作意向。2011年,我校共成功申报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3项、淮安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49项。同时,我校还获得了一批企事业单位横向合作项目。所有这些都表明,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在进一步,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在进一步增强。

落实思树,饮流怀源。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淮安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充分展示出淮师人敢想敢干、敢创敢试,勇于拼搏的时代风采,展示出淮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在此,我向社会各界,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老师们、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玉兔呈祥,金龙兆福。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年,也是学校推进“一个突破、两个转型、五大提高”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继续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新的一年我们将强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工程、重点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教职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校院环境。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广大教职工恪守“艰苦奋斗、敢于争先”的淮师传统,做改革创新的力行者;秉承“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做大学文化的倡导者;发扬“团结务实、顾全大局”的淮师作风,做转型发展的推动者。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谱写新的辉煌,让我们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协力同心,锐意进取,发挥优势,奋力拼搏,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开拓学校事业的新境界,再攀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高峰。

新年伊始,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淮安移动公司新的一年事业更辉煌!

谢谢大家!

(2012年1月15日)

(作者:郑 勇 审核:毛宗刚)

关键词:

本文来源: 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root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