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6日,“第十届全国固体缺陷学术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和南京大学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中国科学院福州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高能核物理所、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单位的7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主持,淮阴师范学院校长胡相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教授、大会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治国教授分别致辞。
淮阴师范学院胡相峰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对此次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隆重召开表示感谢和祝贺,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将珍惜此次交流机会,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学习,共同为固体缺陷研究做出贡献。最后,胡校长预祝研讨会取得成功。
会议期间,大会开展了为期半天的“Rietveld结构精修班”,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研究生等参加了培训。他们不仅从Rietveld结构精修的原理出发,还就目前最流行的非商业软件GSAS的使用方法、结构模型和参数文件的处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演示,并就一些实例进行了分析处理,培训会取得良好效果。
会议邀请973咨询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刘治国教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清华大学张文征教授等近20位学者做大会报告,他们从固体缺陷、结构分析等方面报告了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研讨会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器件等相关要求而召开的,是全国固体缺陷学术研究方面的高级别的重大盛会。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必将对固体缺陷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也为全国此领域的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对我校物理学科建设也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淮阴师范学院校长胡相峰教授致辞
会议主席、南京大学刘治国教授做“可逆电阻转变现象:原理、材料与器件应用”大会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祝世宁教授做“从天然晶体到人工晶体”大会报告
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主持会议
清华大学张文征教授做“固态相变形成的沉淀相形貌---基于奇异界面结构的分析”大会报告
苏州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沈明荣教授做“high-efficiency ferroelectric film solar cells with n-type Cu2O cathode buffer layer”大会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高琛教授做“多铁性异质结构的应变调控”大会报告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刘波教授做“相变存储器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大会报告
东南大学徐庆宇教授做“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BiFeO3的铁磁性增强”大会报告
中科院物质结构所林文文博士做“深能级瞬态谱仪的原理和在半导体缺陷方面的应用”大会报告
中科院北京高能核物理所王焕华博士做“注砷p 型ZnO 晶体中点缺陷结构及其变化的研究”大会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阚彩霞教授做“金、银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其局域场特性研究”大会报告
南京大学邢钟文博士做“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脉冲引起的电阻存储效应研究”大会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朱晖文博士做“BiFeO3的制备及电学性质”大会报告
河南大学物电学院院长张伟峰教授做“锡基氧化物材料的光电、光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大会报告
山东大学胡晓波教授做“SiC单晶中典型的生长缺陷”大会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谭伟石教授做“Strain modulation in SiGe virtual substrate”大会报告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长陈小兵教授做“新型层状单相多铁材料的主体构建与性能调控”大会报告
中科院物质结构所吴立明博士做“DFT calculations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EFG of point defects in CdIn2Te4”大会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王建利博士做“氮化物半导体/绝缘氧化物表面与界面缺陷结构与物性”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李琳博士做“SiC材料中缺陷引起的磁性”大会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贾建明博士做“超细纳米线的结构与物性”大会报告
(作者:文/冯莹 图/淮通社唐猛、钱怡佳 审核:任守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