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把那一刻嵌进青春——记淮阴师范学院2011届毕业典礼发布时间:2011-06-17 01:28:00 作者:吴扬 来源: 淮师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来源: 时间:2011年06月17日 01:28   点击数:

凤凰花开,又一曲毕业的骊歌悠然响起。6月16日的毕业典礼注定会嵌进每位毕业生的青春,会成为每位2011届毕业生最珍贵的记忆。毕业典礼上,校领导郑勇、胡相峰、力量、张强、刘文宇、纪丽莲、秦志林、杨亚军等齐聚礼堂,见证每位毕业生大学四年的收获;各二级学院的院长、书记齐聚礼堂,一起为毕业生们送行。

最热烈

掌声,显然是毕业典礼的一大注脚。毕业生们自发的掌声把校长的讲话、老师的发言一次次打断。然而,那一刻,打断竟然是如此地可爱,如此地令人感动。

当典礼主持人杨亚军介绍参加典礼的每位校领导时,同学们用热情的掌声互动;当介绍各二级学院参加典礼的院长书记时,同学们回赠之以最热烈的掌声与最真切的欢呼。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身居何职,当你成功时,母校会为你欢呼,与你分享;当你失落时,母校会为你分忧,为你祝福。母校也会永远关注你们、支持你们、惦念你们,也期待你们常回家看看。”胡校长的这段家长式的深情告白悄然走进每位毕业生的内心,感动着每位毕业生。话音刚落,静静的礼堂突然掌声雷动。

从事唐宋文学研究的许芳红博士作为老师代表发言。她用一句句古诗为每位毕业生壮行,驱散了同学们心头那份离别的感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此时却是如此亲切,如此地令人咂摸。台下的毕业生们与许老师一起轻和诗句,不仅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在淮阴师院生活了四年的同学。“想和你们同唱一曲《离歌》,在畅快淋漓地呐喊中做一次刻骨铭心的真情告白;此时,想和你们同唱一首《怒放的生命》,在沧桑又无奈的情感激荡中,展示我们青春的激情与成功的渴望……”许老师的发言点燃了毕业生心中早已喷薄欲出的对母校的不舍,对未来的期许。

最温馨

在毕业典礼现场,一位母亲的身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她就是教科院2011届毕业生林其羿的妈妈。她端着相机,捕捉着孩子的身影,捕捉着典礼上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林其羿参加了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顺利考取福建师范大学。说起孩子,妈妈的脸上满是笑容,孩子在这里四年蛮好的;老师对他很好,同学对他也很好。一个“蛮好”两个“很好”道出了林妈妈对孩子四年大学生活的肯定,也道出了对淮师的肯定。

对此,林其羿说:“这是我一直期待的时刻,特别是妈妈今天陪我一起见证。很神圣,很激动,很快乐。我更想说的是,淮师很给力,老师很给力,同学很给力!”

毕业也可以不那么伤感,就像我们所见到的也很温馨。

最幸福

一场毕业典礼,对许多人来说,最激动最神圣的时刻大概就是上台领过学位证书、接受导师“拨穗礼”的时刻。当然,在这样神圣激动的时刻,幸福也总是与之相随。外国语学院的陶冶和胡文华显然是今年毕业典礼上最幸福的人。

对应台上的导师人数,毕业生们分批上台,从导师手中接过学位证,接受“拨穗礼”。就在台下的观众都说这是最后一批毕业生上台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还有两位毕业生“落单”了。“他们该怎么办呢?”台下的师生都在想着这个问题。只见他俩从容地走上台,径直走到书记、校长面前。台下的全体师生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掌声中,郑书记、胡校长欣然为他们授予学位证,行“拨穗礼”。

事后,记者找到他们。颇感意外的他们坦言说,当上台的那一刻突然发现就剩我们两人时,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只有一个字能形容当时的我们,那就是“囧”。但当听到台下一阵阵的欢呼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时,虽然感到十分突然,可是,幸福感瞬间涌上了我们的心头。针对可能被导演的怀疑,他们说绝对没有谁提醒他们,当时只是直觉地走到书记、校长面前,因为他们站在正中间。

(作者:吴扬 审核:朱延华)

关键词:

本文来源: 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root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