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10月30日电(记者 王燕 马悦 陆从容)海岸深秋,秋高气爽;淮师盛景,热情如火。10月25日至28日,由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汉语副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五个国家的14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人齐聚淮安,聚焦汉语副词研究前沿进行了热烈研讨和深入交流。10月26日上午,会议正式拉开帷幕。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文学院院长许芳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院长张艳莉教授,“汉语副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顾问、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教授致辞。开幕式由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皇甫素飞教授主持。
图为第七届汉语副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记者 孟娅玲 摄
开幕式后,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匡鹏飞教授、北京大学周韧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世凯教授分别围绕“常常”“往往”“每每”的释义比较及其验证、说动态副词和静态副词、动态范畴化视域下“确认”义副词的演变及动因、“决”与“绝”强化否定的功效与成因及其中和化趋势、先秦汉语副词“固”的反预期语用功能、认知理论下“统计”“共计”和“总共”的异同分析、程度副词连用充当加语及其并立与层次之别等主题做了大会报告。
10月2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唐正大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曹秀玲教授、暨南大学赵春利教授、(日本)小樽商科大学章天明教授、北京大学杨德峰教授、复旦大学陈振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宗守云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崔山佳教授分别就情态副词“当然”“难怪”“毕竟”等与规范性、学术语体中的去主观化表达:形式与功能、越权副词“擅自”的两类话语关联与语义情态、语气副词“确然”的语法化及其再演化趋势、也说“略微”、再说“也”和“还”的预期结构、晋语“才”的一种特殊用法及其来源、吴语中的“X煞快”如何理解等问主题作了大会报告。
图为专家大会报告。记者 毕婧 摄
10月26日下午至10月27日上午为会议分组报告和讨论时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淮阴师范学院皇甫素飞、晁瑞、许彩云、肖应平、董守志、赵晨等老师分别报告了论文。
本次会议涉及汉语副词研究的方方面面,理论前沿,视野开阔,15位在副词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知名专家分别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19个小组120余位专家学者分五个分会场进行了深入的小组报告和讨论,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图为专家现场提问交流。记者 毕婧 摄
大会闭幕式由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迅主持,邵洪亮、皇甫素飞两位教授分别就本次会议的举办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与会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在自由发言环节中,陈昌来教授、章天明教授、张志远老师等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深入点评,充分肯定了学者们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观点,并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其周到细致、高效有序。最后,九江学院文学院程亚恒教授作为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方做了表态性发言。
此次会议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程指导会议筹备和组织工作。皇甫素飞教授带领文学院会务组为本次会议提供了细致入微、温馨周到的服务,确保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代表们纷纷感谢上外和淮师会务团队的精心安排与辛苦付出,感谢张谊生教授搭建的高质量的超级副词研究平台,认为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充实愉悦,收获满满。
智慧火花碰撞时,副词研讨展新姿。第七届汉语副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汉语副词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加强了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与国内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学术联系,促进了淮师汉语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期待在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继续携手并进,共同为汉语副词研究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正如赵春利教授诗云:淮师金秋名人聚,故道河边话副词。伟人精神润我辈,砥砺探索当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