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媒体淮师 >> 正文
【淮安日报】跨越海峡的爱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7年12月03日 21:49   点击数:

“我要好好学习,像杨先生一样,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做一个发光发亮的人!”11月28日下午,淮阴师院学生袁同学从台湾人士杨克仁手中接过“杨建华奖学金”,热泪盈眶。

“杨建华奖学金”是已逝法律学者、台湾地区前“司法院”“大法官”杨建华生前设立。生于淮安区(时为淮安县)的杨建华,是杨克仁的父亲,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于1997年在南京大学法学院设立该项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提出淮安籍同学优先。该奖学金总金额30余万元,每年评选4人,至今已经有逾70同学受益。

“关心并支持家乡有志于法律专业却家庭贫困的学生,是父亲的遗愿。”杨克仁回忆,在设立了该项奖学金的第二年,父亲因病逝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份饱含对故乡深深眷念的爱心事业。

杨建华生于1927年,1948年他随部队前往台湾,曾在台湾地区任“庭长”、“司法行政部”参事、“司法院”副秘书长、第四、五届“大法官”等职务。杨建华在民事诉讼法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退休后任台湾文化大学法学院院长,1987年后,曾多次以学者的身份回大陆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年少时家庭因贫困辍学的经历,让他对家乡的教育尤为关注。

“我儿子叫‘复淮’,我侄儿叫‘复安’,两个名字都是他们的爷爷起的,后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淮安’,老人家对家乡的情有多深,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杨克仁说,父亲有很深的家国情怀,一直教育他们两岸是一家。此次回淮安设奖学金,杨克仁特地把儿子杨复淮带在身边,他认为这是一种传承,也是父亲所希望的。

正是源于这份血融于水的故土情,父亲去逝已近二十年,但“杨建华奖学金”从未中断过对家乡贫困学子的关注。前不久,杨克仁在南京大学参加两岸民事诉讼法研讨时,结识了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的老师,当即表示回家乡设立奖学金的愿望。

刊播媒体:淮安日报刊播时间:2017年12月3日作者:唐筱葳

媒体链接:http://szb.hynews.net/harb/html/2017-12/03/content_3839127.htm

(作者:唐筱葳 审核:孙慧玲)

关键词: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唐昕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