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轻烟,塞北的草原,浩瀚的宇宙,她一直浸润在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典诗词里。一个在诗词国度停留过久的人,心境是不一样的,也自有一种独特儒雅的知性魅力。长发及腰,笑容恬淡,语气温婉,拥有这样气质的女性让人很难猜出年纪。“‘君子日三省乎己’,我虽然是女性,但一直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君子,也是我不变的追求。”她就是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许芳红。
君子如玉 自省养德以立身
许芳红出生在淮安区复兴镇,是农民的女儿。虽是农民家庭,但她的父亲常常自得地说算是书香门第,因为她爷爷可是十里八村难得的文化人,人称“许先生”。在许芳红的印象里,爷爷学识丰富,走到哪儿都备受尊重。或许她遗传了家庭的一些潜在的文化基因,从小就特别爱读书,即使见到写有文字的一张小纸片,也都要拿起来读一读,连药品说明书都不会放过。
日月更迭,时光荏苒,爱读书的孩子渐渐长大。14岁时,许芳红读初中二年级。那年秋天,落叶飘飞时,她读到了荀子的《劝学》,“君子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读完一遍,愣了出神,接着再读一遍,随后,她默默合上书,再次默念着这句话,她看着窗外的落叶飘飞,午后的微风吹动她的发梢,仿佛心灵的某处被触动了,一个念头渐渐浮现在脑海里:我也要成为君子一样的人。
从那以后,许芳红每天晚上都要回想一天的言行,反省自己一天的得与失。三十年过去了,在一万多个夜晚里,或坐或卧,或沉思或笔录,许芳红思考着每一天的生活。这种自省吾身的精神与其六年的硕博研读的经历无形之中让她的性格参合了多种元素,灵动的睿智、淡定的从容、踏实的冷静都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传道授业 知无不言以立学
“许老师,您说,我研究生考试应该填报什么方向呢?”2016年冬天,大四的江知含来到许芳红的办公室,向她请教考研方向。许芳红先让她坐下,给她倒了杯水,轻轻坐在她旁边,轻声说:“跟随你的心,你的喜欢什么,就选什么。”“那我就选古代诗歌,以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女性。”许芳红笑着说:“你没发现,你越来越像我了吗?”
学生都喜欢上许芳红的课,有学生说“上她的课是一种享受”,她也能让不喜欢古代文学的人喜欢上古代文学,更有很多学生以她为榜样,想成为像她那样的人。在问及她的教学工作时,她可开心了。不为别的,就学生那股听课的劲头就可以让她的生活开满了花。唐诗宋词中绚烂而多姿的美景,凄婉动人的故事本来就已经让人流连忘返了,更何况是从这位清秀婀娜又充满睿智的学者口中说出的呢?因此她的人气总是很旺,前来蹭课的人来自各个专业,但都本着一个初衷:热爱文学、热爱许老师生动精彩的课。对自己的课,她自己也很自信,这份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源自于她对自己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定位。早在1999年时,刚工作四五年的她,就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教学上获得了认可,但是科研实力还不行,于是她凭着坚韧的个性,认真的态度,刻苦攻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今天她终于成长为一位自信的古代文学老师,成长为淮阴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标兵和教学名师。在她培养的学生中,多位已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士,走上了高校讲台。她总是问自己此生选择成为教授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师是最好的人生选择吗?答案每次都是肯定的,每当她给出这个答案时,心里总有美丽的旋律升起。
诗情陶醉 淡泊心境以立志
1993年夏天,许芳红坐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窗外的知了在唱歌,房梁上的电扇在“呼啦呼啦”地转着,她仿佛置身在尘世之外,眼里只有字里行间的美妙与浪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读着苏轼的《江城子》,她不禁潸然泪下,强烈地感受到了苏轼对亡妻的爱与想念,一种人生无可奈何的悲凉溢满心头。世间怎么会有那么凄美的文字,如此真挚深情?也因此,许芳红决定将苏轼诗词中女性美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她反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论文指导老师程杰大加赞赏,给出了“精道之处,敏锐之思,随处可见”的评语。短短的十二个字,令许芳红无比陶醉。这十二个字的肯定与欣赏,也给了她选择古代文学作为教学与研究方向的信心。
大学毕业后,许芳红一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后有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师从著名学者莫砺锋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终日遨游在书海,许芳红的学问也日积月累愈加丰厚,她也从助教成长为了教授。知识在时间里积淀,气质在书本里沉淀,心性也越发淡泊从容、宽厚大气,她走在成为女君子的路上。她让我想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平平淡淡的柔美,像一股由宁静、安详、隽永、深沉混合而成的清水。
刊播媒体:淮安新周刊日报刊播时间:2017年11月30日作者:淮安电视报记者
媒体链接:http://www.habctv.com/tvguide/
(作者:淮安电视报记者 审核:张同刚)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张同刚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