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媒体淮师 >> 正文
【中华网】徐则臣:我并非《耶路撒冷》中初平阳的模板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0月23日 08:41   点击数:

编者按:近日,淮阴师范学院召开“从‘花街'到‘耶路撒冷'”徐则臣作品研讨会暨“我们这一代”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今年连获腾讯书院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徐则臣“载誉而归”,在学术活动之余,接受了淮师文学院大一学生董玥的专访,访谈中,徐则臣围绕着新作《耶路撒冷》、小说创作的文学理念、淮安赋予他“乡愁”、荣誉观乃至“逃离北上广”诸多话题展开。

徐则臣与董玥合影

2014年9月23日晚,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在京颁奖,徐则臣凭作品《如果大雪封门》获得短篇小说奖。这是继8月份徐则臣凭《耶路撒冷》荣获老舍文学奖之后,他的再一收获。

徐则臣是70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其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不仅写出了这一人群的艰难、尴尬与无奈,他们的正直、坚韧、善良与仁爱,也写出了他们面对困境不死的精神和做人的尊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其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可视为70后作家已达到一个新的写作高度的标志,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批评家的热切关注。

近期,淮阴师范学院举办“从‘花街'到‘耶路撒冷'”徐则臣作品研讨会暨“我们这一代”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开坛”前夕,我作为淮师文学院记者团的记者,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采访。

优秀小说要表达生活的幽暗之处

董玥:您的作品主要分为“花街”系列和“北漂”系列,您为什么对这两类题材情有独钟,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今后打算尝试其他题材的创作吗?

徐则臣:不算情有独钟,仅是随意的我手写我心,然后一些评论家进行了归类总结。其实,在我的小说中不管是“花街”系列还是“北漂”系列,都绕不开故乡情结,“花街”写的是本土的风俗人情,而“北漂”则是深入描写了一批故乡人在异地的生活。今后,我会尝试其他的题材,多探索,多创新,有更多突破。

董玥:《耶路撒冷》想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主旨?初平阳是以您自己为模板写出的人物吗?您怎样看待他和舒袖之间的情感?如此安排有何用意呢?

徐则臣:一篇优秀的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介于黑白之间,在一个幽暗神秘的中间地带。小说的主旨没有一个所谓的规范标准的答案,而是复杂多面的。正如“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时都会渗入个人的阅历和情感,就会对小说的主旨有独特的理解。

我并不是初平阳的模板,只是在他的身上有我的影子。他和舒袖之间的感情是纯洁的,但爱情不是温室里的鲜花,它是需要现实基础,落地生根的,所以他们的爱以悲剧收场。我想通过这些纠葛来探讨人心的复杂和微妙。人心是多面的,双向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转变,会被社会环境束缚或同化。小说就是要引领读者去思索生活,思索人性。

董玥:您的“故乡”系列中大都有一个悲伤的结局,比如高棉和麻婆的死亡、书宝的出轨、布阳的痴呆,请问原因是什么?

徐则臣:因为悲剧更能激发人们的思考,相较于喜剧,它有一种更强大的震撼力。我想通过这些哀伤来表达出人生的缺憾,有得有失才是人生的常态。

淮安给与我故乡的归属感

董玥:您曾经在淮阴师范学院求学,后留校任教,然后又考到北大读研,这些经历对您意味着什么?

徐则臣:淮阴师范学院是参与我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我立志成为作家,并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创作的基础。我辞工读书的最大动力是想珍惜青春,多去闯荡。走进北大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充实自我的绝佳良机。

读研期间,我不仅在对文学精神的理解,还在为人处世、人生的态度和观念方面,受到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受益终生。而且一个全新的环境,更有利于写作的深入和创新。

董玥:您小说中不乏淮安的影子,特别是花街、西大街、运河等符号,您对淮安为什么会有着如此独特的情愫呢?

徐则臣:我在淮安上学两年,工作两年,在北京发展后每年还至少回来一次,因为这里有我许多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予我故乡的归属感。我认为,乡愁分为三种,其一是田园牧歌式的“月是故乡明”;其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三是在外打拼后归来,却依然感到陌生,有一种无根的迷惘。

小说的功能之一,是将表象的不合理性通过深刻的叙述,使之成为可能,其内涵是一言难尽的。淮安是我小说的发源地,是最熟悉的背景,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语境下,更易于我深入地考虑问题。

坚持文学标准,比获得荣誉重要

董玥:您第一次投稿是在什么时候,结果如何?如何回顾自己的创作经验?您怎样看待获得这些荣誉的?

徐则臣:读书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而它从爱好升级为人生理想,是在大一的时候。第一次投稿时,我上高二,写的是一篇在四十年代的战争背景下,一个老城的宁静之夜发生的故事。时隔太久,现在连题目和情节都记不清了。反馈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不过那时我已升入高三,所以也没来得及太过伤心失落。

我的创作经验是坚持你所感兴趣的事物;讲究方法,认真钻研;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创造机遇和条件;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不惧失败,勇往直前;要有自己的主见、原则和思想,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对于荣誉,我觉得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得之可喜,不得也正常。坚持自身对文学的标准,比获得荣誉更加重要。

董玥:每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结果揭晓时,或多或少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争议,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

徐则臣:我对待争议的态度是“视若等闲”。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见仁见智,各人的理解各不相同。我认为,作品引发争议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说明社会上有很多人在热爱文学,关注文学。不过,如果脱离文学而盲目评论作品,那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青春年华应去闯荡,也要学会适时收手

董玥:对于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这些“快餐文化”的当红制造者,您对此有何看法?您认为一个文学创作者,应当具备哪些必要的品质?文学在当今社会中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徐则臣:我觉得他们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社会合理性。文学就像一座大花园,什么品种的花卉都可以容纳,文学多元化和读者多元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理智地看待这些现象,并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

一个成功的文学创作者,要真诚、勤奋、善于思考,要积极思考高远的理想,宽阔的事业和精进的艺术姿态。文学是惩恶扬善,探究人心的利器,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董玥:您认为哪些因素促成了“北漂”系列小说的成功?很多年轻人都在为“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而纠结,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徐则臣:还要归功于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真诚、兴趣和观察。人心相近,将心比心,我们不能以一种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要换位思考,学会体贴、理解这一类人,就会很快抓住写作的着眼点。

而将他人的生活素材生动细致地加工为文段表现出来,这一种同化和深入的能力,是每一位作家都需要积累和培养的。

对于年轻人在大都市的去留问题,我认为青春年华应当出去闯荡,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不让人生有遗憾。不过到底是坚持下去,还是适时收手,这要看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实际情况,即因人而异。

董玥:您有没有对当今的年轻人的建议呢?

徐则臣:简而言之,做人要真诚、勤奋、树立明确的人生理想。要倾其所能,把愿意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

(采写:董玥,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级学生)

刊播媒体:中华网刊播时间:10月20日作者:董玥 徐则臣

媒体链接:http://culture.china.com/zx/11160018/20141020/18874119_all.html

(作者: 董玥 徐则臣 审核:张同刚)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张同刚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张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