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2月18日电(记者强倩)2018年,生科院紧紧围绕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着力提升内涵。在校党政正确领导下,教学、学科、科研、服务地方、国际交流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为我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闻概况:学院党委以中心组、“三会一课”、集中政治学习、团日活动等为载体,通过工会、关工委、民主党派、共青团及学生组织等的协同,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开展了“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系列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聚焦实验室安全 建设平安校园"专题活动、用周恩来精神引领学生担当新时代使命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教育,全院师生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鼓足干事创业精神,推动了学院事业快速发展。
影响指数:★★★★★
二、协同创新中心新一轮建设稳步推进
新闻概况:作为省教育厅指定的五家单位之一,“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在全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焦富民校长作了题为《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服务区域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需求》的报告。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副厅长洪流、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景茂等先后来到中心成果展台,详细听取了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2018年,中心还顺利召开咨询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为中心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新一轮建设以来,中心继续围绕地方迫切需求,联合科研院所、高校、政府部门与企业,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开展协同攻关。截止目前,中心各项建设工作均已得到较好推进。
影响指数:★★★★★
三、“生态学”一级学科参加省教育厅中期检查获“优秀”
新闻概况:生科院牵头的“生态学”省重点建设学科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在省教育厅2018年组织的中期检查中,顺利获得“优秀”等地。该学科为“十二五”“十三五”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湖泊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思路,致力于生态学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生态育种”“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与生态毒理”等5个相互关联、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影响指数:★★★★★
四、“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复建设
新闻概况:2018年,“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江苏省发改委立项建设。该中心依托“淮安市洪泽湖蓝藻预警重点实验室”“国家地球科学数据中心—洪泽湖分中心”建设,这也是我校获批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至此,生科院已建有省级工程平台3 个,这为我校2020年工程硕士点申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
影响指数:★★★★★
五、科技成果奖申报取得突破
新闻概况:以我校为第一单位,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 项、2018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作为参加单位,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各1项。此外,生科院2018年新增国家自然基金5项、哈萨克斯坦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 项、省部级项目7项、市厅级项目7项;获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17项;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一区6篇、二区10篇。
影响指数:★★★★★
六、再次从国际知名大学全职引进外籍团队
新闻概况:2018年,学院再次从国际知名大学全职引进外籍团队。团队带头人Maria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全职教授,2012年当选为斯洛伐克科学院学会会员,在植物结构生物学界是国际公认的领导者,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3篇影响因子大于10。2018年11月,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依托单位,Maria教授成功获得了江苏省“外专百人项目”资助。另外,本年度学院还从南京大学、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优秀博士7名。
影响指数:★★★★★
七、一名青年教师获“省优青”资助
新闻概况:2018年,纪剑辉博士成功获批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这也是本年度省内同层次高校中的唯一入选者。此外,生科院新增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2名;1位教师获校“青年教师十佳教学能手”、2位教师获校“第二届教坛新秀”一等奖和二等奖;4位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4位教师晋升副教授,1位教师转评教授。
影响指数:★★★★★
八、学生竞赛再获佳绩
新闻概况:2018年,生科院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1项;“智慧农业团队”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生物)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胜奖1项。此外,学院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三等奖等省级奖4项。
影响指数:★★★★★
九、国际交流工作精彩纷呈
新闻概况:2018年8月,与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欧洲十大工科名校之一)签署两校全面合作协议,乌方派出的首批师生团将于2019年3月到访学习。通过“3+1学制”和“双导师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生物技术专业一名本科生正式获诺丁汉大学博士攻读offer。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JAMK)续签新一轮合作协议,并联合申报了欧盟Erasmus+国际交流项目,8月,我院派出16名本科生(第三批)赴芬兰交流学习。此外,2名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访学一年,19位教师到美国、乌克兰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联合举办国际论坛4 次。
影响指数:★★★★★
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新闻概况:2018年,生科院学生团体、个人获省级以上荣誉41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其中,在国务院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活动中,受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委托, 生科院本科生承担淮安地区的普查任务,对企业、村庄共1000多家单位的各类污染源进行调查,为国家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及综合决策提供依据。
影响指数:★★★★★
(作者:强倩 审核:陈进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强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