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院系动态 >> 正文
传媒学院吹响集“节”号角,种好思想引领“责任田”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8年09月30日 14:44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9月30日电(记者谭诗嘉 冯紫仪 王诗雨)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了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传媒学院于2017年6月29日举办集“节”号启动仪式,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系列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思想教育主题活动,精心打造了“集节号”学生思想引领新平台,从节日的追根溯源,到节日的意义求索,再到节日的价值评判,引导青年学生把一个个节日过得有意义,在节日期待中“节节向上”。

图为“集结号”活动启动仪式。 记者刘凌玲

心手相牵·体味家国之情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在清明前夕,传媒学院毕业学子在全国各地望“海棠”,怀念周总理。学生代表在“海棠”寄语中鼓励传媒学子能够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努力做一个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淮师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千里明月寄相思,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节来临之际,我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节日元素的主题活动,如“少数民族共话中秋情”“月圆之时共婵娟,肺腑之言游子吟”“万里婵娟月下团圆”等特别活动,学院领导、老师与少数民族新生们同吃团圆饭,共话民族情,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因为传媒而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共叙情谊。

回归传统,重温文化。各班团支部也相继推出了班团活动,通过座谈会、茶话会、明信片寄相思、连线亲人送祝福等活动形式,同学们欢聚一堂,开怀畅叙乡情,共同憧憬未来,在浓浓的温情氛围中感受节日文化,传递节日温暖。

铭记历史·永怀爱国之心

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之际,全院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向上拼搏精神,开展以“学五四之风,做向上青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我院学生前往淮安市美术馆,欣赏名家画作,观看访谈记录片,体会作者心境、感悟作品诞生的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审美。在感悟艺术的同时,培养艺术造诣,学习专业技能,提高精神文化内涵,提升自己内在修养。

不忘“一二·九”,铭记历史,“说唱”时代最强音。“一二·九”运动是一次唤醒国民意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救亡运动。为发扬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爱国忧患意识,弘扬民族自强精神,培育当代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勇气,传媒学院在“一二·九”晚会中展示了原创作品《信仰之光》,“浩然正气扬国威,中华复兴担大任。青春连着中国梦,做一个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用新颖别致、铿锵顿挫的快板说唱,带领观众唱响时代节奏,展现青年魅力,弘扬恩来精神,为时代增添动力。

图为传媒学院节目《信仰之光》。记者张光昊

坚定信仰·笃行报国之志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六周岁生日前夕,学院组织开展“不忘初心,从‘心’入党”主题党日活动,以各时代党员代表的一份份入党情结,讲述一则则初心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专题党课,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院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在祖国69周华诞之际,学院开展了“中国梦,青年志”的主题演讲比赛,同学们追忆过去,展望未来,围绕“爱国主义情怀”,阐述了关于自己的“梦”,并延伸至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中国梦”,结合自身经历发表对中国梦和青年志向的独到理解,弘扬爱国精神,展现青年风采。

图为传媒学院开展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记者杜妍

当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传媒学院积极发挥QQ、微信、微博等活动阵地的推广作用。其中,在公众号“言之有诗”292期的推送中,围绕节日共推送“国旗就是绿色的通行证”、“月是故乡明”、“教师节”、“建军节”等150余篇节日专题文章,阅读量、浏览量达2万余人次,深受同学们的关注与喜爱。

图为“言之有诗”微信公众号推送截图。

文化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与中国人民血脉相连。当代青年学生应当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掌握节日文化的精髓,努力实现传统节日的复兴,在蕴藏的传统文化中感受自信的力量。

(作者:谭诗嘉 冯紫仪 王诗雨 审核:侯美玲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陈岩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