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淮阴教育学院生化系到淮阴师院生物系,再到生命科学学院,愈加开放与个性化的学术氛围使得这里的一切熠熠生辉,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雄厚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设、多样化的境内外合作办学让无数学子在这里探寻生命科学的奥秘,放飞无限梦想。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类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类;生物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工程项目(A类资助)、教育部中教国际、省教育厅《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计划》“1+2+1”双学位项目。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突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前沿,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先进医疗设备研发。为此,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顺应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98%以上,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与重用。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多名本科生考取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生社团“绿之源”环保协会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中专学生最有影响力环保社团”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等省级奖项近30项。
学生社团“绿之源”环保协会获第八届“母亲河奖”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9名。专任教师中正高10名、副高27名、博士53名;15名教师兼任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生导师。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等7名。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省市级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50余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学院2017年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全职引进外籍团队1个,另建有“生态农业技术”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
学院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全职引进的外籍团队
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结合地处洪泽湖生态区的地理优势,围绕地方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建立“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省中小企业生物工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食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功能评价重点建设实验室”6个省部级以上高层次科研平台和省普通高校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生物农业与环境学科综合训练中心2个省级教学平台。
其中,“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省科技厅立项,这是我省苏北地区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获省政府立项,2016年在全省绩效评估中获“A”等优秀,进入全省排名前30%。另外,学院牵头创建了国内首家洪泽湖水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国家湖泊流域科学数据中心洪泽湖分中心,实现了对洪泽湖整个湖区水质的实时监测,连续四年编制发布《洪泽湖水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年报》,被科技部纳入国家地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为我国湖泊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学院牵头建设的省级科研平台
境内外合作办学
学院积极实施国际化办学,通过“3+1学制”和“双导师制”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机制,为优秀本科生提供赴国际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学院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合作,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互派、课程互修、学分互认等方式,构建了亲行业、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每年定期选派我院优秀本科生赴芬兰交流学习,同时接收欧洲国际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学院还有多名本科生获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资助,并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台湾义守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此外,学院与乌克兰基辅理工大学、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费林德斯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多渠道、多层面地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及合作。
学院本科生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学大学进行学习交流
“教研相辅育桃李,春风化雨谱华章。”生科院锐意改革、规范管理,注重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了“积极进取”的院风、“博学爱生”的教风、“求实创新”的学风,注重内涵发展,坚定方向,开拓进取,谱写生科新华章!
(作者:高翔翔 审核:任守军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强倩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