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原数学系)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全院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100余人,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专业。自2004年8月以来,学院先后与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淀,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院现设有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和大学数学部。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博士38人(含在读)。教师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3人被评为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3人被评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被评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政府“特殊津贴”、省“师德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科技先进个人各1人。
2012年以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9项,省、厅以及学校科研项目60余项,在市级以上获奖达20多人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SCIE收录达近30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9篇。核心期刊1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部,省精品教材3门。
促进学科内涵发展,强化专业建设。2006年基础数学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16年数学学科被确定省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数学专业类被确定为省重点专业类。
学院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与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先后建设了淮安市传染病防控及预警重点实验室、淮安市统计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完成各类服务地方的科研项目20余项,涉及农业生产中的虫害防治、洪泽湖经济鱼类发展、大气污染监测、淮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用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专业素质大赛、学生工作研讨会、学生党员工作责任区、科技艺术周、重点学生帮扶等多种特色活动,为学生充分提供了学术展示、思想展示、技能展示的舞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择业竞争力。学院近年来获得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建与德育工作评估、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六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二、三等奖4项。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名列全校前茅,连续多年获学校考研先进单位称号。学院团委被评为省“五四红旗团委”,多个班级获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学院多个班级获得校“周恩来班”和“周恩来班提名奖”。
数科学院齐心向上,努力开拓进取,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图为数科学院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自科社科基金项目一览表
图为教材建设和教师部分获奖证书
图为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图为淮安市传染病防控及预警重点实验室
图为特色品牌活动:学生工作研讨会
图为特色品牌活动:青春聊吧
(作者:数科学院 审核:高卫国 编校:董旭冉)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朱守丽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