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院系动态 >> 正文
张康之论社会发展观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后工业化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6年05月23日 14:05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522日电(记者牛俊友)5月20日上午,王营校区图书馆多功能厅座无虚席。200余名师生迎来了思想者讲堂第4讲主讲人、南京大学张康之教授。

张康之教授是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管爱花教授主持。

张康之与王荣江、张旺进行学术对话。记者周慧敏

张康之以《社会发展观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后工业化》为题,荡开了马克思主义创新思维探索全球化与后工业的新眼界。

张康之从自身的学术起点、成就和体会谈起,用两种取向来归纳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研究态度:其一,大部分学者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著作的研究,兼顾教学,以传播和继承马克思主义为主;其二,极少部分人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来回应时代的新形势、新问题,关注现实,面向未来——这正是他自己所走过和推崇备至的学术道路。他以克隆技术为例,说明了当今时代完全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时代特征也发生着由低到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转变;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但它以超越形而上学的辩证法本质应当且能够迎接当前高复杂性和高不确定性的时代挑战,在应对和研究新问题过程中发展自身。他以其自身学术历程说明了我们理应坚守后一种学术取向。

张康之用他宽厚的学术理路集中阐述了全球化和后工业化问题。马克思虽然科学地预见到了全球化,但还不在全球化的设身处境中,而全球化在今天成为一项共识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学者们通常忽视了后工业化的实际遭遇,仍然在产业革命的叙事逻辑中描述当下的发展状况,用“第三次产业革命”或“第四次产业革命”等字眼否认后工业化的事实,即使有些人谈后工业化的问题,也都乏善可陈,流于泛谈浅见,并未超出工业化的话语框架。张教授认为全球化和后工业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绝不可拆分、更不可偏废,因此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关联性研究。

张康之信手拈来,回顾了后工业化概念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的完整轨迹,娓娓道来中切入到贝尔、托夫勒、哈贝马斯、哈金、列斐伏尔、弗雷泽、阿伦特、罗尔斯等人的思想内蕴。但张教授认为他们大都没有超出工业化的解释框架,比如哈贝马斯把黑格尔的国家、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分殊,并借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作为二者的中介,却并未走出工业化的视野;弗雷泽、哈金等人也只是沿用了哈贝马斯的解释逻辑,没有严格界定生活世界概念,因而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有抽象性。张教授提出用日常生活领域取代生活世界概念,因为其中涵盖了公共和私人领域所不具有的东西;它虽不是列斐伏尔所指称的日常生活概念,却能弥补罗尔斯在家庭问题上的逻辑缺角。最后张教授以生动的案例指出了全球化这场现实运动的全新特征,即符号化、虚拟化。

在研讨互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荣江、张旺两位教授登台就日常生活的符号化、政治经济的全球化等议题,与张康之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学术对话。张教授把王荣江老师关于符号化还是边际成本效应的辩难归结为解释框架的问题,其本身具有无限开放性,即使是在马克思本人那里也不存在形而上学维度的要素分析;对张旺关于政治全球化的追问,张康之主张承认和包容两种方案都不足取,而是强调了个性化的时代特征,同时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定是一个工业化和全球化并行发展的过程,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道路。

张旺说,如果想更加深刻领会相关问题、拓宽学术思路,建议同学们可以认真阅读张康之教授的专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共同体的进化》《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等。

(作者:牛俊友 审核:管爱花 编审;张同刚)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陈树湘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陈树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