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字,在在古汉语中既有纤弱苗条的意思,又特指女子有才品。用在朱婧老师身上显得特别贴切。一头自来卷的短发是她的标志,从背后就能轻易认出。“朱老师好!”她一回头,你便能看到她黑框眼镜下那双睿智的小眼睛。她笑眯眯的看着你,便能大致想起你是哪个院,哪节课上的学生,予你以热情的回应。
以柔克刚,无为而成
声嘶力竭是授业,娓娓道来也是授业。教学纪律可以是严格的,但并不代表着每时每刻都要端着教师的架子。与其他教师用上纲上线的方式来维护师道尊严不同,朱婧老师反其道而行之,以“示弱”的姿态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是朱婧老师的一个缺点。可她却在课上主动和学生坦言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欢迎同学随时指正。时不时冒出的几个“淮普”发音会惹得全班爆笑,并且总会有几个顽皮的学生纠正她的发音。朱婧老师也笑了:“我觉得这很好,至少说明了大家听课非常仔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以人为本,静水流深
“我上课,不喜欢总呆在讲台,更愿意走到学生中去,关注他们的神情。”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个凝聚光彩的眼神,一个短暂的蹙眉,甚至是嘴角微微扬起的弧度都能被朱婧老师一一捕捉。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班中曾有位沉默寡言的男生。有一次上课,她让同学们谈谈对邓小平的看法,留意到他若有所思,似乎有话要说,朱婧老师便点了他回答问题。可是,他却低头沉默着,生怕他尴尬想请他坐下时,这位男生忽然抬起了头,回答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简意赅的答案让朱婧老师特别高兴,便大大表扬了他一番。当时这名男生并没有什么表示,临近毕业时却发了个短信给朱老师,提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并说了声谢谢。
只有走进学生,亲近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而要确确实实的落实到课堂中,化为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润物细无声。
中和之道,美美与共
教学的核心便是育人,而朱婧老师对育人也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她深知,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他们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引导而非喋喋不休的说教。
她曾经和班级同学约法三章:未经请假,三次点名皆缺席者,不得参加考试,只能重修。学期已过半,班上某名学生却多次缺席课堂,她便派人通知该名同学:以后的课也不需要来了。那名学生得知消息后,慌慌张张的出现了,连连向她求情。朱婧老师回答道:“就这么算了,对其他按时出勤的同学是不公平的。你看,这些叉代表你缺席的次数,如果你在今后能积极回答问题,准时上课,就可以抵消一个叉。”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的,那名同学也顺利通过了考试。
“惩罚解决不了问题,真正要做是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朱婧老师微微点了点头。
朱婧老师07年正式入校,却已经把“长三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校十佳教学能手”收入囊中……提起这些荣誉,她摆了摆手,一笑置之。相反,她对刚入校时教过的美术学院却念念不忘:“说好了最后一堂课可以自习,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听我讲课。我很感谢他们给我教学的自信。”
她曾经说过:“八年的时间太短暂,短到离‘桃李满天下’”的境界可以忽略不计。”殊不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徐艳兰 审核:王新鑫)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王新鑫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