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育教学 >> 正文
【师说新语】第7期: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析
来源: 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1:24   点击数:

时间:2025年11月5日(周三)16:00-17:30

地点:长江路校区新传学院会议室(弘文楼1-412)

主题: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析

主讲:奚路阳(新闻与传播学院)、朱守信(教育科学学院)

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

承办:新闻与传播学院

主讲人介绍:

奚路阳,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新媒体传播、广告与媒介经济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3项,迄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北图核心期刊论文18篇。

朱守信,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教育学报》《教育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内容:

1.从制度到课堂——价值理性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嵌入高等教育的路径探析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知识生产、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但其快速嵌入往往以效率和工具理性为导向,忽视了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与育人本质。主讲人引入价值理性视角,强调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提出价值理性导向下的人工智能嵌入路径:包括确立价值优先的治理框架、重构以价值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推进“人机协同”的教学设计、完善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AI素养培养、建立透明可控的数据治理机制,以及构建跨学科研究与持续价值审计机制。

2.人工智能背景下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当前教育领域正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利契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亟需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主讲人将从自适应学习系统、多模态数据分析等技术分析入手,探讨高校教师如何从教学设计、实施到评价开展个性化教学,在人工智能时代探索因材施教的实现路径。


编辑:耿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