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言语无处诉,将往诗书觅知音。
语文真是一门美妙且古典的学科,但是这二字用的也并不贴切。与其说学科,还不如说是风景。一本《诗经》,“岁亦莫止”到“维叶萋萋”。一本唐诗“长安少年游侠客”与“襄阳好风日”,宋词就“梦入芙蓉浦”了。书中春夏秋冬,不管人境秋意深重,霜寒露凝,它总是定格一个年岁里。春来莺飞溪流,夏日芭蕉午后,闲庭落花入秋,冬至绿蚁焙酒。山水灵秀,古久或偶尔带着稚童心性。吹着梅花短笛领你去,等你无端入梦之时,便感觉自己好像坐于一只孤船,只有一点亮光指引你往那桃花坞,于是你毫不犹豫投身于惊涛骇浪,存着内心的诸多希冀,前方漆黑暗夜也不惧,只想着到达对岸。等终于抓住那微芒,豁然开朗的时候,一场梦也就醒来。窗外华灯初上,香车宝马游走。方知这书中梦做了一整天,饥寒冷暖全然不顾,心中只想,总算是看完了。心中如是受了震动,不免又要提笔写些感触,笔走游龙,漏断人初静。
但想要到达这种热爱程度,总是需要牵引的。一个拥有深厚国学底蕴的导师无疑是万古长夜中那抹授你方向的亮光。刘尚云老师,就是这样一束光芒。他的光芒是透亮的,如同熊熊火焰。绝不含有一些喧嚣的成分,极度澄澈,使人敬畏。
他讲课总带着些儒者的和睦。并不会剑走偏锋,一点意见不同就拿出法家的威严气势。定要驳的对方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相反,他很是幽默风趣,对什么事情都是不浮于面。总是能剖析出一系列事件中最核心的问题。他的有趣常常是通俗而不平庸的。令人欣喜羡慕,而又悟出其中奥义。唱山歌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每至兴起,必定击节而歌,豪迈一曲,绝不退怯。让学生纷纷鼓掌叫好。他讲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钟爱那质朴的民俗风情和山水灵秀。“翠翠的美好,是这纯净的山城给予的。所有人都没有坏心思,一切都是纯粹通灵。”
他的态度与观点,总是有着自己的真性情。但是他的性情从来不会得罪任何与他持相反观点的人。从他的谈吐中就可看出,这是一个与书相伴多年,早已入佳境的智者。他为当代女性的权力而发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他本身又是绝对的谦和避让,有君子之风。学识渊博的人大抵都是这般模样,谨思慎言,一旦出口,便是语惊四座,众人叹服。拥有这般的导师,是学生之荣幸。
自然,君子之风并非常人心领言传便能获得,若是没有高文典册的熏陶浸染,是绝不会轻易擒来的。刘尚云老师的君子风度,不会让人心生崇敬,敬而远之。他是智者,更是友人。有三两好句前去探问,或是一壶绿蚁焙酒,想必都能满载而归。
(作者:东校区淮通社耿海悦 审核:李和森)
关键词: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刘焕杰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