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堂速写 >> 正文
陈树萍老师的课堂:思想碰撞的天堂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1月26日 13:07   点击数: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天气:阴

地点:教B-205

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老师:陈树萍

今天的天气微凉,没有明媚的阳光,但却丝毫不减同学们的对于这节课热情,因为上陈树萍老师的课,犹如一次精神上的灌溉。我们的内心会随着她所展现给我们的世界而变得丰富。

今天的课她给我们继续讲废名。一讲到废名,陈树萍老师就像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废名是田园牧歌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曾经因题材的“故乡性”和情调的“乡土性”被认为是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的一员,30年代的创作被归入“京派作家”。陈老师着重推荐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还有短篇小说《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陈树萍老师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可谓是如数家珍,每次上课我们都会得到很多很好的推荐书目,让我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好地跟随陈树萍老师的步伐。正是由于这样的引领,我们接触到了更多的书籍,让我们不会在浩瀚无烟的书海中毫无方向,忘却前行。她拨开了我们眼前无知的迷雾,带领我们到了思想的大海里遨游。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的陈树萍老师可谓是文苑才女,深得学子钦慕。她讲课总给人一种说故事的感觉,怎么听都不会腻,反而会身临其境融入到文学作品里虚构的世界中。陈树萍老师讲废名,但又仅仅只局限于废名,她让我们见识到了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一样的黄梅。让我们知道了正是作家对诗化小说的追求,因而有了乡土抒情小说传统。陈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废名的小说中蕴含佛教气息的吹拂与东方恬淡自守甚至隐遁精神。陈老师总是可以一下点到文章的要害,明明一篇已经被分析过很多次的文章,听陈老师讲解起来,总会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她对细节的解读让我们惊叹着迷,每一个细微的字眼经过她的诠释,就像是原来被沙子蒙蔽的金子一样,熠熠发光。

陈树萍老师的课程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自学、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她要求我们在听课前阅读教材所选作品、了解作家的相关内容。 她在教学上采用教学相长、百家争鸣的方法,她鼓励我们在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与教材不同的体会、感受和观点。 她还让我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式教学活动,包括对课程所列重点作家作品的讨论,以及经典作品的讨论。这样不仅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培养了我们的探索精神,还提高了我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提高的文学修养。同时,她让我们初步认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征、成就,了解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

(作者: 文院1306 许菲 审核:郑玉婷)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郑玉婷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郑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