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堂速写 >> 正文
万玉龙老师的课堂:拈笔古心生篆刻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1月10日 08:34   点击数:

时间:2014年11月7日

天气:晴

地点:美南308

课程:篆刻技法

老师:万玉龙

一种声音,强劲到似乎要穿透整栋教学楼,窗外溜进来的阳光打在他面颊上,试图要传递这种底气十足的讲学回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导师,从此,开始影响和改变着在篆刻中脱缰的我们。

刻刀与青田碰撞出的火花,似乎能结合成一个精灵,带我们走人遥远的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考究玺印的古老特色,探索纸帛钤印的形式改变。

万老师说,一个真正搞篆刻的人,“实用“与”艺术“的界限,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任何一个杰出的篆刻家都是靠吮吸古代印工作品的乳汁成长起来的,至于如何学习篆刻,并无捷径可循,所谓勤能补拙,实践出真知,一是书法,二是刀功,三是构图布局,若能把这三个方面彻底领悟把握,篆刻艺术也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入股出新,直抒胸臆,一笔一刀,趣味无穷。”一方小小的印章可吞吐八荒,包蕴万千,用一句话形容他,可这样讲“一刀成月,一笔天涯”,对于艺术他执著而充满战斗力,将一腔正能量带人课堂,带人我们对前路茫然无知的模糊世界,用行动为我们划出了一条明媚的未来之路。

艺术,就该奉献,与青春无关,更与荣誉无关,我们只是更愿意“刀石相亲,晨昏相欢”,寂静到用刀与石的碰撞诠释梦想。

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资深老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讲课时的幽默风趣滔滔不绝到示范时的细致谨慎游刃有余,无不体现着一份磨练后身于嘈杂环境下沉静与自然的处世之态。

老师说,奏刀作印之际,要把握十二个字“角度 速度 正侧 深浅 力量 节奏”,而印前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就是“水印渡稿”,何谓水印渡稿呢,首先将印石与印稿对齐,然后将印石反过来对准,用水打湿印稿,使印稿与印石紧密接触,用手指轻压后就可以“掀起印稿的盖头”,这样,一个完整的印稿就出现在石头上了。

篆刻,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也极有趣的专业课,在这里除了绣花针掉地的“滴答声”和万老师讲授时发于胸腔的回声外,就是刀与石的摩擦声,这些声音组成的旋律,让我们似乎沉浸于一个“世外桃源”,追溯远古,弥留于钟鼎杂文,在这样一个充满知识诱惑的课堂里,我们只有伏案镌刻的背影,细腻而深沉,当一方朱砂块印钤于纸上时,似乎也有不尽如人意,但终究有一种对篆刻的忠于,不必观看别人的戏码,只相信自己镌刻的春朝秋露,只执著于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这是一位艺术家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他给予我们这样的信念,一生难忘。

愿祝福这崭大地之灯,能将梦想的长河点亮,照耀我亲爱的老师岁月无痕,不忘初心。

(作者:美术学院 尚莎莎 审核: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