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堂速写 >> 正文
胡健老师的课堂:感悟生活与美的交织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4年11月03日 10:01   点击数:

时间: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天气:晴

地点:教A3-206

课程:美学

老师:胡健

对于美学这一课程,起初的我惶恐大于迷惘,所以在还未上课之时便产生了退却之心。美学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天书亦或是不可能攻占的特洛伊城吧,我心中如是想着。紧接着便是对老师的好奇,会是个沉浸在自己美学研究世界里,而与讲台下昏昏欲睡的我们筑起“萧墙”的学者吗?带着许许多许多的情绪,我开始了美学之旅。

令我十分意外的是,之前纷繁杂乱的思绪在上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便消失无踪。胡健老师的美学课开始的那么简单直接,我们毫无防备之时,已悄然接受了美学,并不自觉得跟着胡健老师的步伐,观、赏、思中西之美学。胡健老师第一课为我们阐述的“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定义是什么”起初听着着实有些费劲,课后休息时间老师总是坐在我们周围问我们是否听懂,又或者哪些地方不理解,但我在老师的眸中看到的是我们一张张迷茫的面孔。正当我以为老师会因为我们的沉默而感到无奈时,只见胡健老师已踩着上课铃声重新在讲台上挥斥方遒。我想只有是自己喜欢的才会有如此的热情与执着吧。我在美学课上学到的第一课不是美学知识,而是对事物的执着与热情。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生活的美呢?

随着美学课程的深入我愈发对美学产生了兴趣,这恰是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吧,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求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的角色最高超之处大概就像如此吧。胡健老师在美学课堂上不会用大段大段晦涩难懂的美学名词,而是在跟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他常跟我们玩笑着说:“我快退休了,我一直在这里。上大学时就开始教书了,一直教到现在。”几十年的教书学习生涯,竟都在这简单的几句话中了,拥有如此丰富人生阅历的老师,教授我们美学又怎会枯燥无趣呢……

对于我们不曾熟悉过的曲径通幽处,胡健老师带我们曲折进入,于玩索中欣赏、感知美。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介绍影视作品,在电影的人物、环境点滴中发现人性美、艺术美。如《西西里美丽的传说》中那高贵神秘、命运多变的夫人,而那一切皆因战争而起。在胡健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仿佛已捉住那女子繁丽的纱裙,这其中最美的就在于未涉及战争杀戮场面一丝一毫,却又最好的描绘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毁灭——人性的堕落与消亡。又如《办公室罗曼史》中女强人上司在挣扎中涅槃重生,最终收获爱情与温暖……这许许多多的例子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与我们的分享。当从美学的神坛上迈下,走入生活,那么美学对于我而言就不那么“面目可憎”了。问及其他专业好友美学课程怎样时,他们大多认为“面目可憎”不足以形容美学。我很庆幸进入胡健老师的课堂,触及最简单却又最难以言说的美。

最近在读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书中按历史阶段介绍每一时期的文化之美。那狰狞的青铜饕餮中积淀着恐怖与神秘、从东汉到魏晋的“人的觉醒”、铺陈的汉赋、汉代拙重的雕塑、唐宋石窟、明清瓷器等等,皆有美可循。似乎只有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才能不断领会其中的精髓。而这一求索是在胡健老师的课堂上生发的,兴趣便是最好的引路人。

如今课程过了一半,心境愈平和,不再如初始那样惶恐。想起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学》中提及的写作一事,常人以为只有天才才会写作,普通人怎会这般高雅的技能,未写又怎知不会写呢。对于美学未学又怎知学不会呢。天才与庸才不在于天赋,而决定于行动的先后,成为常人眼中天才的人只不过付诸实践罢了。在美学课上学会勿庸人自扰之,只平和淡然接受,再付诸实践努力。

在胡健老师的美学课上,生活与美相互交织,细细品味便是。美虽始于他人,却不止于自己,自身感悟最甚。

(作者:文学院1205 陆逸涵 审核: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