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师人物 >> 时代先锋 >> 正文
建党九十周年征文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朱玉兰教授先进事迹
来源: 时间:2011年05月30日 00:00   点击数:

朱玉兰,女,1974年加入中共党员,1998年晋升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淮阴师范学院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

朱玉兰教授执教30余载,对教育事业怀着满腔的热忱,对科学研究有着执着的追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她人生的信条。她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前,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一、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朱玉兰教授用她严谨治学的教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她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教给学生教材以外的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她主讲了本科生、研究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应用电化学》、《高等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等十几门课程,年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数十年来不管教学任务多么繁重,她都始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她知识渊博,上课富有激情、条理清楚,能把复杂的抽象的理论借助多媒体课件,用通俗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画面表达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贯穿于教学中,深受同行和学生的好评,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编写《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习题集》等教材和辅导材料。课堂内外,她总是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指导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指导的本科毕论2004年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优秀奖、2010年获三等奖。她总是教导学生“千学万学要学做真人”,先做人,后做学问,把做人做为教书育人的根本。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她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网络课程的建设。《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获学校二等奖、《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获校级优秀网络课程,《物理化学课程系统建设与创新》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始终以优质课为目标,坚持在建设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创新。主持和参加教改课题及课程建设项目4项,其中《物理化学》2004年获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物理化学课程群》2008年获校级优秀、《物理化学及实验》2010年获江苏省精品课程等。

二、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她不仅能用渊博的学识在课堂上讲授,更注重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多年来她对本科生、研究生抽出大量的时间给他们以指导,学业上严格要求他们,生活上关爱他们。她十分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采用召开师生对话会、座谈会和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外围上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如:个别学生有信仰宗教、有的学生到社会兼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了解情况后主动找他们谈心,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加强课外辅导,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她视学生为己出,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如:学生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得知情况后买补品到医院或宿舍探望,并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课;有的学生毕业联系工作遇到问题时,她热心指导并帮助联系工作,当学生毕业后表示感谢时,她总是说这是老师应尽的职责。正是她处处为人师表,关心他人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2011年被评为学校“我最喜爱的老师”。

三、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先后到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北京化学所、吉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学习与访问研究。在求学的过程中,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忍受了与孩子离别和思念的痛苦,但无怨无悔。正是这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她始终坚持科研必须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坚持面向市场和为教学服务的主导思想,以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点,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在富勒烯、四硫富瓦稀的功能化修饰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受到同行的认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多项。其研究成果在《J.Chem.Phys》《Dalton Trans.》、《J. Organomet. Chem.》、《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先后获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淮安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其他5项。

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多年来她把本职岗位当成奋斗和奉献的舞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投身于教学、科研中。朱玉兰教授是2002年学校从延边大学引进的第一位教授,虽然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她那种对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变。为了搭建学校人才培养的平台,在学校的支持和她的积极努力下,首次启动了“硕士研究生在淮阴师范学院全面培养的机制”,为淮阴师范学院乃至整个淮安市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管组织上安排她做什么工作都能尽职尽责完成,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的休息。2004年12月“江苏省低维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获得立项建设,这是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上零的突破。学校领导把这副重担交给了她,她深知实验室立项难,建设更难,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勇感地接受了这个挑战。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立项以来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方面都取得了零的突破,同时与国内相关部门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组织和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省低维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基地的建立,为地区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提供良好的平台。

作为一名党员,他努力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用出色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师生的认可和赞许。先后获校巾帼岗位明星、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干部、淮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朱玉兰教授从教三十余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着,就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她始终坚持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勤奋的工作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教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学生们真诚的说她是心中博学、严谨、亲切、和蔼并充满活力的好老师。而她也是我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作者:化院 曹丽 审核:张维光)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