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师人物 >> 时代先锋 >> 正文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优秀事迹—朱玉兰
来源: 时间:2011年05月24日 00:00   点击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咏玉兰》

朱玉兰,女,山东单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7月生,1998年晋升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2002年在延边大学化学系任教,物理化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2002年至今于淮阴师范学院工作。

几十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她的事业,洒向她的学生。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现于淮阴师范学院工作,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淮阴师范学院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省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

当一名出色的教师是她努力的方向。她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以学过的知识,在每单元的过关测试上她都煞费苦心,每次检测前她都要先做一遍,其用意一是看题目是否有出入;二是看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出题的导向,以便检测时做到心中有数。测后都有详尽的质量分析,并让学生每次测后都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错题整理到自己的错题集上,以便在最后的期末复习时有侧重点。

上课不是一项机械活,而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活,有技术含量的。枯燥抽象、公式繁多的《物理化学》让许多同学避之不及。可是说起朱老师教授的《物理化学》,同学们流露出的却是喜欢,“好玩得很!”朱老师教授这门课已经30多年。可是,每次上课前,朱老师依然喜欢在脑海里过“电影”;每次上课时,依然小心翼翼,每个问题的设置、每个知识点的导入,总是颇费心思。打开朱老师的授课课件,精美的界面首先从形式上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露珠为什么是圆的、人工降雨是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下雪的时候撒盐可以防滑……在朱老师的课上,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现象、小问题总是会激发起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解释这些现象与问题的时候,表面张力、凝固点等专业抽象的名词术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同学们的知识视域。让同学们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专业学习,这是朱老师一直坚持的。

二.爱驻于心,尊重学生

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她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老师,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如果说一个教师很难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感情,那么她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拥有良好的师德,就有了解决好学生问题的保证。

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她在副院长工作中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副院长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她所追求的。师,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总是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

于细微处彰显宽容。许是天性使然,许是几十年的东北生活,朱老师很是豪爽与热心。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只要有求于她,朱老师总是有求必应;不管做什么,只要决定了,一定努力做好。可是更让同学们感动的是朱老师的细心。冬天的时候,朱老师会细心地备上冬被看望研究生;冬天的时候,朱老师尽量把实验安排在向阳的实验室;当得知学生来不及吃饭的时候,朱老师会主动把实验时间往后调半个小时专门给同学们吃饭,“可是,老师自己却要晚回去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经常是晚上10点多钟,每个同学都完成实验之后,朱老师会才会驾着那部红色的FOCUS回家。

爱心,是想学生所想,不断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她总是注意去发现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比如学期评语,对每一位学生,她总是力求抓住特点,用殷切的话语给其以激励和警醒。

三、科研创新,不懈追求

于坚守处精进学术。谈及教学,6学年3000多课时,朱老师直言比较忙。与此同时,朱老师还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说起科研,朱老师依然直言压力比较大。可是为什么还要争取这些课题、基金?“科研确实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是垫脚石,有助于从更高的层面把握课程。”朱老师的研究生于成祥说,对于《物理化学》,朱老师简直可以说是玩弄于股掌之间。朱老师是我校从延边大学引进的第一位教授。因为这一身份,朱老师对争取基金课题的意义还有另一番解读:学校的热情让我不忍拒绝。既然来到淮阴师院,就要想着为学校做点什么。所以对于我来说,争取基金项目就是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记忆中,有谁记得玉兰花的清香?有谁明了玉兰花的思念?柔情千绕百缠,低眉数声呼唤:浮生孰共爱与乐?玉兰花间留清照。想起这样几句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又见玉兰香。

(作者:张超 审核:杜先伟)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