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空还远
王晓萌
也许在这个学历泛滥的社会里,一张薄薄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并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只是,她是特色自考生,是06届也是第一届特色自考班里唯一一位考上研究生的。谈起成功都千篇一律,谈及经验却各有千秋,那么李玲的考研之路是怎样的呢?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考研的模式与高考完全不同,不是只需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万事大吉的。
选择好学校与专业,其实是考研路上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方向都是错的,那么无论走得多远都只是枉然。见过太多的案例,或是因为目标过高而在奋斗的途中自暴自弃;或是目标太低,轻易录取却心有不甘;或是在自己所不喜欢的专业中亦步亦趋……李玲说自己是“半路出家”,一切从零开始,却没有吝啬规划所需的时间,用近半个月统观全局,查阅各种考研资料,最后敲定目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李玲一定深谙统顾全局,做好规划的重要性。
只顾风雨兼程
没有什么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的,考研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没有竞争对手,没有比赛规则,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者。
作为特色自考生,与其他考研学子相比之下的劣势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注定了李玲的学习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起步的艰辛、弱项的突破、资料的缺乏,一度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既然决定了,她还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恒心与毅力,并给自己制定了微观时间表,刚开始执行的时候,也会讨价还价,也会偶尔地找个理由偷偷懒,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自动形成了一套习惯性的作息规律,不需要监督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实行计划。
“当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李玲这样说。而看到李玲的休息准则时,还是被狠狠地震惊了。躺下睡觉一切均好,唯一的缺点是睡到自然醒,担心长时间的睡眠会影响学习计划的进度,于是她仅仅是趴在桌子上小憩。“从医学的角度讲不可取,但不过两个小时就因姿势不佳而自然醒来,有点儿一举两得,学习效果倍增。”
有人说,考研是自己给自己编的一道绳,逼着自己坚持。那么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克服一切困难,风雨兼程地走下去。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任何事情都不盲从,毕竟这是与自己的博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李玲如是说。
这条路,没有人告诉你究竟应该怎样走,也许走了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像脱离社会了,或许共处一室的其他研友去了解某某知名辅导班的课,已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了;或许就在隔壁桌上又多了些知名畅销辅导资料;甚至有的同学很早就进入了第三轮复习,而自己仍在基础阶段游走……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像李玲一样,会心一笑,然后相信自己量身定制的衣服,勿乱阵脚,舍本逐末。
此时不在于读的书多,李玲说考研越来越倾向于基础以及在扎实的基础下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因为它本身的知识体系已经够庞大复杂了。因而应当注重量质而不是数量。有一两本知识点,全面的资料就够了,努力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头脑中形成框架,按图索骥有时未必是坏事,在这里值得一试。
很多人把外语专业考研难作为退缩的理由,那么李玲——作为特色自考生却能成功考研的例子,已经足以让所有的借口无处遁形。正如那句歌词:“路途比天空还遥远”,所有的路,都需要自己去探索,才能走出比天空更远的距离,走出不同的风景线!
附:
我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王瑾
“总之任何事情都不盲从,毕竟它是与自己的博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李玲
从朱霞老师那儿接到采访任务到任务期限将至时,自始至终,我们手里所掌握的关于李玲的实物资源只是一份研路心得。两张薄薄的4K纸,工整清晰的字迹,每读一次,便会多一分由衷敬佩与感慨。
这是一次特别的采访。历时两个月的联动采访算是刚刚结束,亦时值2011年考研告终,借任务之名,也怀一颗向往之心,我们采访了数名在考研路上驰骋的莘莘学子,线上网聊也好,面对面敞谈也罢,对于我们列出的采访提纲,他们多是有问必答的。但是,从打给李玲第一通电话开始,了解我们来意后她笑说“要讲的都在心得体会里了啊,我真的没其它可以提供给你们的”时,我便揣测她不是我想象中的“经历后定是感言多多的”那一类。但心怀侥幸,为采访更加圆满,我们还是商定按照程序首先将问题以邮件方式告知李玲。当她告诉我她几乎不上网,邮箱很少用的时候,我又一次显得失语了……所幸第一步总算顺利。
想起我还认识特色自考的另一位朋友卜雪梅,便尝试着打电话给她。很幸运,卜说她对李玲比较熟悉。“李玲是06届也是第一届特色自考班里唯一一位考上研究生的”“因为同是班长,工作上接触比较多……务实,认真,事无巨细,点到即止”“我们有过一面之缘,冷静沉稳……”“班长要处理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因为特色自考也属于继续教育学院……”“ 我们平时的生活多是以教室和图书馆为主阵地,偶尔无聊,就去做家教”,这样听卜说着,为曾经起点高了他们也好,有过相似经历也好,无地自容油然而生,只觉得在这种环境下破茧而出,毫无悬念。
我的判断没有错,还是接到了李玲的“最后通牒”——“因为对你们提出的问题实在未曾想过,不好意思,我还是不作答了”。有一丝遗憾,为不能如意地完成任务;但多是会心欣喜,我欣赏那份务实与坦然。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既有智慧又很脆弱。风一吹,芦苇会向大地匍匐,但永远不会折戟,不会刹那间裸露出根部白生生的茬口。脆弱的芦苇具有生的足够的坚韧:懂得随风,但却不逐流;懂得匍匐,但却不倒下;懂得垂头,但却不会停止思考。芦苇摇曳的姿态,艺术的生,在疾风劲吹时,生的艺术。”再一次翻看李玲的考研心得,这段语词在脑海里久久盘旋。这只是人生的又一份精彩,前路漫漫,愿她未来安好,一切顺利!
(作者:王瑾 王晓萌 审核:陈树湘)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