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师人物 >> 高端访谈 >> 正文
伍红林:只要做,就会有收获
来源: 时间:2013年12月08日 21:53   点击数:

见到伍红林院长的时候,他正与同事们商讨着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案,严肃且严谨。阳光柔和地穿透玻璃,扫过窗前葱郁的盆栽,整个办公室的摆设整洁有序。有人说,可以透过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环境,看到一个人的本质。

20110622061143343.jpg

说起办学理念,从事教育研究的伍院长并没有搬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我希望通过制度建立、日常训练、经费投入、地方合作、教师培养等多元的方面,保证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让他们多维度多层次地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如沐春风。”为此,教科院做到“有人有制度,落实于日常”:成立专门训练小组,让专业的老师指导音乐、美术、舞蹈、书法、说课评课;与美术学院合作,建立专门的队伍,达到有人有置备;设立推动机制,学院自出经费,支持班级为单位展现专业技能;在演出服装、乐器等道具方面,学院出资购买。学院还举办定期的竞赛活动如说课评课大赛、学院技能大赛,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科院是全校唯一一个以师范生为主体的二级学院,且培养的重点是其小学、幼儿园教师。明确的培养目标也带来了更加鲜明的专业特色。教科院不仅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关注学生的日常,营造重视基本功的氛围,三字一话等依然是教科院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此同时,教科院还强调不同专业的差异。例如学前教育同时需要具备乐器,舞蹈,手工的技能;小学教育要能说课评课;教育技术学的同学要学会摄影,信息检索以及视频制作。用伍院长的话说,“这就是所谓的多元一长。”

对于教科院的专业建设,伍院长坦言,某些专业还缺乏主动性的。“我认为已经发现差距就要迎头赶上,在竞争当中合作。只要做,就会有收获。”伍院长认为,组织一个活动之前要认清活动的意义,每个活动的育人价值必不可少,前进道路上,要知道自己的发展变化,要和自己比,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

自然,作为院长,也有着很多对于教科院的期望:教科院要在全校展示独特性,注重人才培养,以至在全省形成一种独特;同时,加强教授对于青年教师的引领作用,促使青年教师早日成为骨干。

兴许是专业原因,兴许是身份原因,伍院长对“师范”怀有深厚的感情,认为把师范做好做强是义不容则的责任。

(作者:翟思颖 审核:戴正东)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戴正东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戴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