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
图为闫建琪与记者徐芹合影
记者:您对此次参与研讨会有什么感想?
闫建琪:我觉得开会的时机和内容十分吻合,论文涉及的面比较宽,从周恩来一生的革命经历,特别是建国后担任总理26 年所做的伟大贡献入手,反映了学者的眼光是比较开阔的。第二个就是始终保证了中青年学者敢于探索的精神。这已经是第七届了,参与的学者有的已经学有所成,甚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
记者:您研究周恩来精神有什么感悟?
闫建琪:我过去是研究邓小平的,由于工作关系,转任周恩来研究会会长。但是,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精神各方面都是相通的,这给我一条新的研究道路。所以,我对周恩来精神研究领域并不陌生。有关周恩来精神的文献是非常多的,老一辈革命家站在决策的最高层,他们的思想有着独特的格局。可以这么说,在文献室工作几十年,档案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我学到的只是表面。周恩来精神研究领域很浩瀚,只能一辈子去学习和挖掘。在研究周恩来方面,我永远是个初学者。
记者:您怎样看待周恩来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闫建琪: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杰出楷模”所表现的精神,让你感觉周恩来就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他的忠诚,他的担当,他的廉洁。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很多人受不了挫折,但是总理能保持理想信仰的坚定,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在当今社会,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这一代人就要研究他在外交上的不卑不亢是怎么做到的,他怎么能坚持一辈子改造自己,这种境界是怎么达到的。能从知识分子口中说出“世上没有完人,但周总理是”,这很不容易。我们与他的人格距离,我们要寻找。
记者:您觉得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怎样践行周恩来精神?
闫建琪:周恩来就是少年立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东渡日本留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就是大志。所以,作为青少年,要学会立大志。这个大志不是要做多大的官,也不是要挣多少的钱,而是要学习总理救国救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情怀,将志向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我们即使做不了英雄,做一颗螺丝钉也行,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各个岗位的杰出工作者,他们都很了不起。这就是将境界融入生活,这不容易做到,但很重要。
记者:我校一直坚持以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有翔宇讲坛、周恩来奖学金、周恩来班评选等等,您对高校践行精神周恩来方面有什么建议?
闫建琪:你们学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我只想说,高校在践行周恩来精神时,千万不能脱离实际,不要为了学术而学术。办教育,出成果,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要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很多东西细化,去和分数考研等挂钩。践行周恩来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他们是不是德才兼备,是不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的下一代思想导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