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惊蛰时节的淮师长江路校区。记者柏华摄
今日17时32分,迎来“惊蛰”节气。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惊蛰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品读惊蛰
惊蛰时节
春雨唤春雷。第一声春雷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若有若无,朦胧听到的。雷声逶迤,轰轰阗阗(音“填”),春雷挟翠绿的雨丝令万物苏醒:蚯蚓伸开僵蜷了一冬的躯体,土壤就疏通了;蚁王钻出蚁穴试探一下,蚁群就鱼贯而出了;蛙们也挤出了石丛,懒散蹒跚在春雨里。春情弥漫,花草树木因此而竞艳争春,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姹紫嫣红,最美的色调。
第一声春雷响过,桃就要绽蕾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一出,春光便都被它占尽。桃花的意境,最耐咀嚼的是杜牧的“一岭桃花红锦黦(音‘越’)”——满山都被夭红染透,风吹如红锦要飘飞。杜甫说:“点注桃花舒小红”。那桃腮是经青葱雨脚的点注,才在星靥中含了几分醉态,变成更娇嗔的酡红。
杏、桃、李竞开后,春就过去了一半。此时,春风过柳如丝绿,待燕子归栖风紧,就该春分时节了。
节选自《四季小品·惊蛰时节》/ 朱伟 著
(作者:柏华 审核:阎大伟)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