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除了物质的要求之外,还要有一种精神追求,人作为一种感性的个体存在,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来说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要超越这种个体存在。
人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即柴米油盐,或者各种应酬,每个人都免不了。第二个层面是事业,考进大学,都要有做一番大事的雄心,事业各不相同,人生总是要成一番事业的。第三个层面是审美观,是要超越俗物与功利的。这三个层面对于人生都是必须的,三者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关键是怎样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安排,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事业层面可以升华到审美的层面。如在事业中有时感受到一种创造的意念,这种创造的意念,有时可以上升到审美,事业上升到创造时,可以和审美相当。反过来审美有助于事业。
人不能老是忙于俗务,这会使人生体验过于局限,审美与人生体验是相互关联的,人生的这三个层面:俗务、事业、审美要贯穿起来,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这三个层面追求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我们当代青年成长过程的环境,深深地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着,青年首先面临的问题要清醒的对待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社会中最主要的影响是市场,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现实社会里,精神再高尚,却穷得一塌糊涂,市场不认同,青年也不会崇拜。他们崇拜在市场中有成就的人,这种成就的标志就是财富。
这种价值观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大家都是入党积子,是否问过自已:“我的精神的家园在何方?”有的同学把入党作为自己以后工作的敲门砖,你在宿舍里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你说你是好人吗?你连一个好人都不是,你有什么资格入党呢。你要入党,你就得有点信仰。物质对人的诱惑是潜在的,本能的,但如果把物质追求放在绝对人生价值的位置上,青年人就很容易弄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甚至迷失人生的方向。作为当代青年,物质追求达到了顶峰的时候怎么办?人的终极满足一定是精神上的满足。
在数科学院入党积子培训班上与参加培训的同学共勉。摘自:叶朗(北大哲学系主任)的《追求创造的人生 追求诗意的人生》与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的《主流文化与当代青年成材之路》。个别之处为衔接连贯,文字稍做修饰。 两文均出自《在北大听讲座》(第二辑),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
(作者:李剑 审核:郭文华)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