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师文学 >> 学生专栏 >> 正文
【董玥专栏】桨声灯影清江浦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10月09日 13:38   点击数:

九月的风,凉爽宜人。九月的天空,梦幻静谧。九月的一轮圆月,皎洁而美好,散发着轻柔、温暖的光晕。今夜丹桂飘香,恰逢清江浦开浦六百周年,我们一行人来到古运河畔。悠然登船,惬意赏月,在桨声灯影中,共度中秋佳节。

船缓缓驶离码头,高大威武、金碧辉煌的国师塔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恍如海市蜃楼般,在夜幕的笼罩下别有一番风味。两岸建筑古色古香,历经岁月的沧桑变幻,仿佛一座座静默的“活化石”。缤纷绚丽的彩灯,悄然勾勒出其轮廓,端庄的绛紫、雅致的宝蓝、光艳的橙红、雍容华贵的祖母绿……横平竖直,起承转合,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交融其中。移步换景,洁净的船舱里,《渔舟唱晚》从抚筝之人的指尖倾泻而出,清丽婉转,缓缓流入人们的心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途经中州岛、清江浦楼和龙亭,船行至越秀桥。桥身柔和轻盈,如同一缕飘逸的玉带飞跨两岸,于传统的对称美中蕴含着洒脱不羁的神韵。穿行在幽静开阔的拱洞之中,秋风裹挟着月色微凉,悄无声息地拂过发际。浓稠的夜幕深处,欲说还休、柔情缱绻,氤氲着那一曲梦幻、飘渺的歌:“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伴随似有若无的天籁之音,仰望满天繁星,我们仿佛看见了对酒当歌的苏轼、倚窗静思的李白、寂寥惆怅的杜牧、感叹人世无常的张若虚,还有临花洒泪、望眼欲穿的李清照……千百年来,中秋之夜,曾精心雕刻下多少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又曾点染起多少“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不尽哀愁?

不知不觉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清隆桥,已然矗立在眼前。相比于越秀桥的光鲜俏丽,它显现出的是沉淀之后的厚重与挺拔。岁月留痕,一层层凹凸不平的石壁,盛满了那曾几何时的光辉与繁荣。也许,人世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永恒”:盛衰有时、爱恨有时、聚散有时、和好有时。正如旧约《传道书》所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而今夜的我们,只需将这美好的瞬间铭记于心,便已足矣。遥想近一个世纪以前,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大家,亦曾就着绚丽的灯影,悠然地摇浆泛舟河上。事后,前者在文中抒怀:“这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我们的梦醒了,知道就要上岸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是什么让梦幻灭?也许,存在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答案。

文人雅兴,托物言志;淡泊名利,寄情于景。这一份闲情、这一丝惬意,如今还有多少?还剩多少呢?八十年代新文学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春风远矣”的虚无往事。随着市场经济声势浩大地展开,拜金主义的狂潮已然侵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于是,弥散着诗意与畅想,浸透着恬淡与平和——这个月圆之夜,便尤其显得弥足珍贵了。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夜深了。皓月当空。

一切,归于沉寂。

(作者:董玥 审核:柏华)

关键词:学生专栏董玥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